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5|回复: 1

火针疗法结合乳腺穴治疗乳腺增生病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12

回帖

60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04
发表于 2016-2-26 16: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医精诚 于 2016-2-26 16:42 编辑

       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已婚者334例,未婚者16例;单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已婚者334例,未婚者16例;单侧乳房发病229例,双侧121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关乳癖的诊断依据制定。(1)多数在乳房外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扣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猫连。(2)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月经期加重,月经后缓解。(3)本病多见于20一40岁妇女。(4)乳腺近红外线检查有助诊断。必要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乳房病变。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病程长,进展缓慢,易复发,有一定癌变率,我国于1987年已将其列人癌前病变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有增高趋势,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治疗方法:(l)局部火针刺法:准备酒精灯一盏,粗中号火针数枚。乳房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左手固定增生肿块,右手执针在酒精灯上烧针至白亮,快速刺人肿块内3-5cm,快进速退,视肿块大小每隔0.5cm刺人1针,烧1次刺1针。每次治疗原则上不超过7针。此法以针后片刻出黄色透明液体为佳,可用消毒干棉球试去。术后,针孔用消毒敷料覆盖,胶布固定,3天内禁触水,以防感染。5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火针所留下的点状痕大多在5~6个月可吸收。        (2)“乳腺穴”的定位与刺法: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摸索,体会到凡乳腺增生患者,在其对侧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至上巨虚之间大都存在一明显压痛点,哲定为“乳腺穴”。取3寸毫针,深刺,行捻转泻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火针结束后即配合针此穴,5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若双侧发病,乳腺穴可取双侧。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标准。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
       经治疗,350例患者中,治愈282例,好转63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8.6%。
       典型病例:张某,女,46岁,已婚。主诉:右侧乳房胀痛3年,加重1月。3年前患者因家事情绪不稳,渐发现右侧乳房胀痛,并每于经前或生气时加重,伴有口苦、烦躁、失眠多梦、尿黄,便干。曾就诊于市医院行彩超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曾以“乳癖消片”、“百消丹,等药物口服,效差,近1月因患怒其症状明显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右乳房外方上可触及条束状硬结节及小结节数枚,推之可移动,与皮肤不猫连,触痛阳性,行X线相把摄片示:右侧乳腺囊性小叶增生,诊断:乳癖。采用局部火针点刺.配和针刺“乳膝穴”。1次治疗后乳胀痛大减,3次后增生硬核大消,治疗6次后,患者已无任何不适。行X线相把摄片提示:未见异常。息者临床治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解”的范畴,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症,有时可伴有乳头盘液,并多伴有月经不调、情志抑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指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大多数学者认为乳癖多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气血失和,气滞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所致。其病机以肾虚冲任失调为本,肝郁脾虚、痰凝血瘀为标。现代医学认为内分泌激素失调是乳腺增生病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本病患者黄体期雌二醇(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妇女,而孕酮(P)水平偏低,黄体期P与凡的比率明显低于正常妇女,存在着黄体功能不足的特征。P,睾酮(T)分泌不足,E2相对或绝对过高,长期过高刺激乳腺组织,而缺乏孕激素的节制和保护作用,以及泌乳素(PRL)的异常升高,进而影响了乳腺组织正常节律性变化,使其增殖过度,复旧不全,引起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高E2、高 PRL、低P是本病发生的内分泌基础。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多以中、西医口服药物为主,但临床疗效欠佳,且长期服用中药、西药对胃肠遭、肝肾功能等有一定的副反应。针灸治疗本病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纵观近几年报道,有关本病的针灸研究已从多层次、多方面做了大最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肯定了针灸的临床疗效,但不足之处是针刺取穴仍以传统经穴为主,疗程较长,容易复发。笔者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治疗本病,大多患者1次治疗后疼胀等临床症状可明显改普,10一15次多可使乳房肿块完全消失。


106

主题

112

回帖

60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04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16: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针,古称“燔针”、“焠针,、“白针”“烧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索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采用火针治疗,运用机械和热力两种刺激相结合,直接刺达病灶处,可直接起到活血止痛之效;其通过高热及烧灼刺激使增生组织局部发生营养障碍,并姜缩变性达到根本治疗之目的。丹谈日:“乳房阳明胃所经,乳头厥阴肝所属。《素问·五常政大论》日:“病在上,治之下,病在下,治之上”,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凡乳腺增生患者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至上巨虚之间大都可找到一明显压痛点,暂命名为“乳腺穴”。单针此穴.使失衡的阴阳得以调整,可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的临床症状。针刺此反应点,其机理可能是调整了紊乱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内分泌功能,降低乳腺组织对雌细胞的敏感性,从而抑制增生细胞的复制,减慢细胞增殖速度,以使增生的乳腺组织恢复正常。另有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有效地减少乳腺增生病病变区域的血流信号,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流的阻力指数,改善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腺体组织的灰阶度和密度,改变乳腺组织的血管数目和形状。也为针刺阻断、逆转乳腺组织的增生提供了依据。针刺“乳腺穴”配合局部火针,一为整体调整,一为强通,二者相辅相成,疗效确切。此疗法止痛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副作用,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乳腺增生息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04:18 , Processed in 0.22386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