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7|回复: 1

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180

回帖

328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81
发表于 2014-9-13 15: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 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 抹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 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
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1.5。
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则测量 X线上C2-C4为6cm。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 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
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以策针刀安全
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3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的:以选取进针刀的安全区 。
         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0.5。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 即为:A- b=0.6cm/0.5=1.2cm.
         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
         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即:(4.0cm-1.2cm)X1/2=1.9cm.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16:23 , Processed in 0.57040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