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6|回复: 1

火针疗法治疗痹症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5-1-24 16: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5-1-24 16:36 编辑

       痹症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着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点,有的疾病更有低龄化的趋势。火针疗法,古已有之,在治疗痹症中有疗程短、见效快的特点。
       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54.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0年。按病症分类为:肩周炎30例,肱骨外上髁炎30例,急性腰扭伤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颈椎病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下简称《诊疗标准》)确定诊断标准。本课题所研究的痹症其涉及到7种病症,分别为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急性腰扭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含坐骨神经痛)。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参照《诊疗标准》中“骨痹”进行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参照《诊疗标准》中“尪痹”进行诊断;其余均按照《诊疗标准》中相应病症进行诊断评定。
       治疗方法:火针治疗:(1)选穴①肩周炎:阿是穴。②肱骨外上髁炎:阿是穴。③急性腰扭伤:取健侧相应处肾俞、气海俞、阿是穴。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取膝关节周围腧穴,如阴陵泉、阳陵泉、犊鼻、鹤顶、足三里等穴,后期酌加三阴交、关元、气海、肾俞、太溪等穴。⑤颈椎病:阿是穴。⑥类风湿性关节炎:主穴为足三里、关元、曲池。行痹加风池、血海;痛痹加肾俞、气海;着痹加脾俞、阴陵泉;热痹加大椎。结合患处局部取穴:肩部加肩髃、肩髎、肩贞;肘部加尺泽、曲泽、少海;手指加阳溪、阳池、八邪;膝部加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踝部加申脉、照海、丘墟、昆仑;足趾加太溪、八风、昆仑。可酌取阿是穴。⑦腰椎间盘突出症: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风市、昆仑、阿是穴。
       以上各组治疗时选穴的数量不少于规定数的50%,每次治疗后均做疗效评定。(2)针具;选用点刺火针。该火针由钨锰合金冷拔而成,经火灼烧后,不变软,针尖锋利且稍圆钝,针体挺直坚硬,针柄有金属丝缠绕,隔热较好且适于操作。规格为:粗火针1.2 mm×43 mm;中粗火针0.8 mm×31 mm;细火针0.5mm×25 mm。本课题大多选用中粗火针。(3)操作:选择所刺穴位,常规消毒,同时向病人解释火针的感应,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针刺前,置火针于酒精灯火焰的外上1/3处,加热至通红,然后施针于患者。本课题一般采取快针法,此法根据病证不同,可分别采取点刺法、密刺法、循经刺法等,如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采取点刺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多采取循经刺法;肱骨外上髁炎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采取密刺法。
       (4)疗程:一般隔日1,5次为一疗程,特殊病情视具体情况而定。
       经治疗,175例患者中,治愈151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7%。
       火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探讨:火针疗法通过加热的针体,由腧穴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被导入的火热,通过腧穴、经脉,在人体内可以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火针借火热之力,亦起到艾灸之功,共同达到温通经络的作用。火针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脉络之外门,给贼邪出路,使痈脓、瘀血、痰浊、水湿等有形之邪,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等无形之邪,均从针孔直接排出体外,此作用类似于“拔罐”的作用。
       火针具有行气与发散两大功能,其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将热邪引出体外,而达到治病去邪之功。火针不仅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症,对热痹也卓有成效,使火热毒邪直接外泻。
       火针疗法治疗痹症的疗效分析
       本课题在痹症中选取了7种常见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观察表明,火针组的3次有效率明显高于毫针组,可见火针疗法比毫针疗法见效快。火针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毫针组,可见火针疗法比毫针疗法疗程短,使之有量化可寻,为今后火针治疗该病提供了制定最佳疗程的可靠依据。同时,笔者还对火针疗效与病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火针对于病程较长的疾病疗效较好,为寻找一种对陈痼顽疾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贡献微薄之力。
       火针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结果
       现代有关临床研究报道指出,以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火针点刺具有消坚散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的作用,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通过多次针刺及每次治疗后一段时间的休整,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新陈代谢,条索状筋结物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有资料显示,在火针治疗后的光镜观察中,治疗的前中期多有炎症细胞浸润,结缔组织、毛细血管新生活跃,残留肌组织与新生结缔组织相间排列;治疗后期炎症反应轻,增生结缔组织以小血管为中心,向周围肌纤维放射状延伸,肌纤维正常排列结构尚存。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6: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火针治疗前后,病变部位的皮肤温度有明显提高,以升温为主,且甲皱微循环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血流状态明显好转。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火针能够对人体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各个脏器组织产生一定的调整作用,并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促进代谢与细胞修复。
      痹症之为病多因风、寒、湿、热之邪,火针正是有效针对这几种病邪,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达到驱邪外出、扶正固本之效。运用火针中针的通经驱邪和灸的温阳散寒双重作用,疗程短,见效快,不易复发,具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同时在观察火针治疗痹症疗效结果的基础上,着重观察其3次有效率及平均治愈时间,以期筛选出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本课题首次提出火针疗法的时效性,为今后此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6 06:27 , Processed in 0.16320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