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2|回复: 1

火针疗法的临床总结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5-1-27 16: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1-27 16:27 编辑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质料制成的粗细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火针具有激发经气,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使经络通达,气血畅行的作用,因此这种疗法在《针灸学》中又称“温通刺法”。尽管致病因素有七情、六淫以及饮食劳倦、跌打损伤等不同,但疾病发生的机制相同,即因气血不通、外邪侵袭、邪入经络,而致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畅。病邪通过经络由表及里,则出现脏腑病变。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和则出现脏腑病变,脏腑病变反映在相应的经络上就表现为经络的气血运行不利。《灵枢·经脉》中说: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火针可使血色变红,血流速度加快,血流态势好转。火针治疗对甲皱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另外,通过对针刺局部红外热象图的观察,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显提高。由此,笔者认为火针能够改善气血运行,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的作用。
       火针在骨科疾患中的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  谭立明采用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5 例,采用火针刺阿是穴、师氏颈腰夹脊穴、局部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原则,临床治愈 17 例,显效 11 例,好转 13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1. 11%。周晓莉利用火针配合募疗调息、腧疗调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120 例。方法: 采用细火针,穴位选取肿胀疼痛的双手近端指间关节伸侧。
       案例分析: 正气不足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内因,气血失和、脏腑阴阳失调、痰浊瘀血内生阻于经筋关节为其发病关键,火针是采用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阳祛寒、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使经络通、气血行,因而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慢性腰肌劳损   李彬等采用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60例,方法: 先在腰部各穴位处予指甲划痕标记,常规消毒,点燃酒精灯,将针身的前中段烧红,迅速刺入,随即快速拔出。结果治愈率 73%。
       案例分析: 慢性腰肌劳损属于中医“腰痛”范畴,大多为肾虚,复受风、寒、湿病邪侵袭,痹阻于血脉,引起经脉失荣、筋骨失养所致。火针疗法通过加热的针体,由腧穴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同时,火针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开启脉络之门,给贼邪出路,使风寒湿等邪气均从针孔直接排出体外,具有扶正驱邪双重功效。
       肩周炎 王莉莉采用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 35例。取穴为肩三针、阿是穴。35例患者中,经过治疗后痊愈22例,显效 8 例,好转 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4. 3%。胡美心用火针治疗肩周炎 40 例,对照组 40 例采用普通针刺,结果提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案例分析: 肩周炎病机为素体虚弱,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致,故以补气温阳、调和营卫、祛湿散寒为治则。火针具有祛风、驱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治疗的同时配合自主功能锻炼,可松解局部组织粘连,恢复活动功能。
肱骨外上髁炎   谷新远采用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30例。取穴阿是穴为主,配合曲池、手三里。临床治愈 21 例,有效7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3. 2% 。旷秋和采用火针巨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48 例。取穴患侧上肢阿是穴,对侧下肢的膝阳关穴。治愈 42 例,好转 5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 97. 7%。
       案例分析: 肱骨外上髁炎属于中医学“痹证”“劳肘”“伤筋”的范畴。病机认为劳累汗出,营卫不固,寒湿侵袭经络,使气血阻滞不畅; 从事剧烈活动,使经脉损伤,瘀血内停导致肘部筋气不通,不通则痛。火针能温通经脉,活血通络。针体烧红时温度可以达到 800℃,刺入软组织时,使软组织的蛋白质发生碳化,针孔便会形成一个小的开放窦道,使得局部的炎性渗出物得以消散,瘀阻的血脉得以通畅。
       火针在皮肤科疾患中的应用
       带状疱疹 赵诗磊等采用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 60例。方法: 选对应夹脊穴、局部阿是穴。治疗两周,症状完全消失共 35 例,显效 21 例,好转 12 例,无效 12 例,无效 3 例,有效率达82. 35% 。任建兰采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 113 例。方法: 右手拇、食、中指持三头火针点刺疱疹顶部。一般 1 次/d,3 ~ 4 次一个疗程。治疗结果 113 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短 1 个疗程,最长为两个疗程。
       案例分析: 此病病根是由于肝气郁滞、肝火过旺,湿邪余毒瘀滞,且正气不足引起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疼痛。火针是以加热的针体,通过腧穴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借助火力激发人体的阳气,以强通作用达到开门祛邪、补养气血、通经活络的目的。
       痤疮 杨帆等采用火针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42 例。方法: 皮损部位先用 0. 02% 呋喃西林液消毒,取规格 6. 6mm × 45 mm 盘龙火针一把,在酒精灯下烧红,迅速刺入经过严密消毒的痤疮结节或囊肿顶部,以不伤及皮损基底层为度; 有脓血者,令其脓血流出,切勿用力挤压。结果: 痊愈 22 例,显效 10 例,有效 7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2.8%。
       案例分析: 痤疮由各种原因所致风热、痰湿之邪阻滞经络,使气血瘀滞,阻于颜面肌肤而发,日久则化热化毒化瘀形成结节囊肿。面部皮损的火针治疗,可以疏畅浅表之经络气血,使积热外泄,软坚散结,加之中药面膜清热解毒散结之功,配合冷膜促进药物渗透吸收,使结节囊肿快速消退。
神经性皮炎  旷秋和采用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 36 例。方法: 主穴: 阿是穴,配穴: 肺俞、肝俞、脾俞。每隔 3 ~5 天治疗一次,5 次为一个疗程。痊愈25 例,显效6 例,有效3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 94. 5%。
       案例分析: 神经性皮炎多由风、湿、热三邪蕴于肌肤腠理之间,或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日久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火针具有驱风除湿止痒、泻热解毒、化滞祛瘀、调和气血之功效。
       火针在外科疾患中的应用
       体表脓肿 李明等采用火针排脓治疗体表脓肿 139例。结果 117 例创面愈合,22 例创面仍有少量渗液。胡承晓采用火针治疗头面部脓肿 125 例,配合外敷地榆油纱条,内服中药五味消毒饮。125 例全部痊愈,创面愈合。疗程最短 5 d,最长30 d。局部创面留有小米粒大小疤痕或不超过 1 cm 的疤痕。
案例分析: 火针排脓法遵循中医给邪以出路的治疗原则,各种体表脓肿的脓疡期,凡具有跳痛、根束、顶高中软、应指者皆为脓已成,均可用火针排脓法治之。
       静脉曲张 袁训林采用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24 例。结果: 24 例中,治愈 9 例; 好转 14 例; 无效 1 例。
       案例分析: 静脉曲张多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劳累过度损伤经脉,导致气滞血瘀所致。火针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使经脉“气滞”得通,“瘀血”消失。
       褥疮 阎翠兰等对比火针与毫针针刺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两组均针刺疮面及疮周阿是穴,观察两组疗效及不同分期患者所需治疗疗程。结果火针组疗效满意率为 91.4%,针刺组为 75.9%,火针组Ⅲ和Ⅳ期患者的疗程较针刺组明显缩短。提示火针治疗褥疮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是治疗褥疮的较佳方法。
案例分析: 褥疮属阴阳失调,有形的组织坏死失活,气血不通,缺乏主动的动能活力,腐肉不去,新肉不生。火针因势利导,从阳引阴,阴中求阳。促进病灶坏死、液化,激发自身良性调节机制,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释放生长因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其改善微循环,调整血液流变学,增加局部营养作用,刺激量远远大于普通的针刺。
       火针在神经科疾患中的应用
       面肌痉挛 李群等采用火针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方法: 火针取痉挛局部阿是穴及相应经穴。配合毫针辨证取穴。隔日治疗 1 次。一般初发者 1 ~2 次即可痊愈,久病者以 6 次为一疗程。一般 1 个疗程即可见效。
       案例分析: 面肌痉挛由于正气不足,腠理空虚,复感风寒之邪而发病,寒邪阻络是发病的关键。故采用火针温经散寒以治之,在振奋阳气、驱除寒邪的同时,还能温通经脉,加强局部血液供给而濡养筋脉,并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最终可使风寒得祛,筋得血养柔而不拘,面肌收缩、拘挛抽搐之症自除。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徐泽君采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4 例,取穴 阿是穴,关元、气海、曲池、阳陵泉、丘墟、足临泣。对照组运用毫针刺法。一个疗程后结果显示: 火针组总有效率 92. 3%,对照组总有效率 69. 8%。提示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毫针更有显著的疗效。
       案例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因正气虚弱,不能达邪外出,邪毒稽留,湿热余毒不尽,血行涩滞,瘀阻脉络,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火针以其温热之力扶助正气,引邪外出。火针在该病的治疗上明显优于毫针。
       火针在妇科疾患中的应用
       外阴白斑 赵秀敏等采用火针治疗外阴白斑,方法: 取阿是穴,以粗火针,用速刺法,点刺局部皮损处致出血,并以病变外缘给予当归注射液 2 ml,维生素 B12  2 ml 混合药液注射于皮下,同时以毫针平刺蠡沟穴、血海、三阴交用九六补法。每周治疗2 次( 经期停止治疗) 。
       案例分析: 本病系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肝失条达所致。治疗上应以肝经为主,又针刺肝经之络穴蠡沟、脾经之血海,用火针的温通以达活血行血,温阳益气,从而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再到缓解麻木,治疗瘙痒,活血止痛,同时火针直刺病灶,其刺激量大,刺激时间长,故而能加速病变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以达血行风自灭的治疗目的。
       乳腺增生 徐德厚采用火针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 65 例。方法: 用火针点刺,中粗火针在肿块四周向肿块中央斜刺,然后在肿块中央直刺,每次点刺 4 至 5 针,4 日 1 次。点刺后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 65 例中,痊愈 24 例,显效 36 例,有效 5 例,总有效率 100%。
       案例分析: 乳腺增生多因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所致,临床治疗是以疏肝理气、散结、化痰、活血通络为主,采用火针温经通络,散结化瘀。
       火针在其它疾患中的应用
       慢性结肠炎   章晋斌采用火针治疗慢性结肠炎 42 例,选穴: 水分、中脘、天枢、关元、阳陵泉、命门、大肠俞。并设毫针对照组。火针组痊愈32 例,好转 9 例,无效 1 例,有效率 97. 6%。对照组痊愈 32 例,痊愈 32 例,好转 15 例,无效 5 例,有效率87. 5% 。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案例分析: 慢性结肠炎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病因多由饮食饮酒无度,宿食内停或喜食膏粱厚味、呆胃滞脾,脾阳受损,运化失司,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津液糟粕下趋,腹痛腹泻诸症丛生,本组方中,中院、天枢、大肠俞均是治疗胃肠病要穴,关元、命门为温补气血之要穴,而火针具有温壮阳气、散寒除湿、去瘀除腐的功效,借火之力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可达到温补脾肾、固肠止泻之功,因而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毫针。
       口腔溃疡   闫支花等采用火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37例。方法: 采用山西师怀堂新九针中的 针,在乙醇灯上烧至通红,迅速在患者每个病变粘膜表层分别施以滑烙刺法,以局部粘膜白色变为度,一般根据病灶大小决定滑烙范围。治疗结果: 37例患者中,28 例 1 次治愈,一次治愈率达 75. 6%。
       案例分析: 火针功善温通,通而去壅,且具有止血的作用,运用该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够迅速阻断病灶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渗出,使疼痛消失,溃疡面愈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胃癌疼痛 米建平等采用火针为主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疼痛。针刺组 32 例采用火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配合WHO 三阶梯止痛法给药。火针选穴:胃俞、肝俞、膈俞。普通针刺选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对照组30 例仅按 WHO 三阶梯止痛法给药。结果: 针刺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控制癌痛,但针刺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 90. 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0. 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5) ,且针刺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案例分析: 疼痛病机有两种,即不通则痛,不荣而痛。火针疗法够改善气血运行,具有鼓舞正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等作用。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6: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针治疗的前景及展望
      临床的实践业已证实,火针疗法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治疗次数少、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较长,越来越在临床中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值得临床推广。纵观近几年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经验总结、方法改进、机制探索等多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总结出疗效高的疾病种类有: 骨伤科、皮肤科、外科。火针疗法可以单独使用,多数情况还需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毫针、拔罐、刺血、药物等,更增加了火针疗法的说服力。所以要充分发挥火针的优势,采取综合治疗。此外,除了治疗常见病症,有关火针疗法新运用也不少,在临床运用时也取得了很多肯定的效果,为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火针疗法开辟了新的道路。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中医火针疗法在继承以前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表现在临床观察和使用的增多,质量的提高,治疗范围的扩大,科研设计的严谨和规范以及实验研究方向的增加等。但是,在火针的研究中,目前还存在一些待改进和重视之处,观其文献部分资料病例数不足,研究方法可比对照性不强,影响了火针科学性的评估,另外其有价值的机理研究者尚不多见,有待进一步立题思考及探讨。笔者认为在辨证分型明确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火针协定处方,使之更有利于临床普及,也有利于实验开展,真正做到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同步协调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7 16:36 , Processed in 0.28041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