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4|回复: 1

经筋排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12

回帖

60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04
发表于 2015-4-7 16: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医精诚 于 2015-4-7 16:37 编辑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中风后患肢活动不利,肩关节周围肌群、筋腱张力下降,关节囊松弛,不良摆位、过度牵拉等是造成肩关节半脱位的主要因素。肩关节半脱位是肢体功能障碍的结果,反过来又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所以本病的治疗对于降低中风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经筋排刺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针灸科的住院患者,年龄3974,平均(69.5±10.7);病程23195,平均(46.9±10.2);脑梗死43,脑出血15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中风病诊断标准依据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关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结合影像检查结果确诊。
肩关节半脱位依据中国康复中心诊断标准:患者取坐位,上肢下垂时患者可感肩部不适或疼痛,将上肢被动托起时疼痛不适减轻;查体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正位X线片,测量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距(AHI),患侧AHI值比健侧宽。即可诊断为肩关节半脱位。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3575;病程半年以内。
        排除标准:严重智能障碍不能完成配合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肺、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疾患者;现患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疾病者。
        治疗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经筋排刺法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原则: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取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风池、完骨、天柱。操作:内关(双侧):直刺0.51,采用提插捻转泻法,施手法1分钟;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采用雀啄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231;三阴交(患侧):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11.5,行提插补法,使患者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患侧):往下移2,直刺11.5,用提插法,使患者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患侧):屈肘120°取穴,直刺1,用提插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风池(患侧):针向对侧眼睛方向,震颤进针0.51,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手法1分钟;完骨(双侧)、天柱(双侧)两穴的操作同风池。每天1,每个疗程10,治疗3个疗程。
       经筋刺法:患侧上臂外侧,排刺3:1组为肩、曲池连线;2组为肩贞、小海连线;3组为肩、天井连线。在两穴的连线上每隔2寸刺1,一般每线45针。每日选用两组,轮流使用。针深1,垂直刺入,施以补法。留针30分钟,每天1,每个疗程10,治疗3个疗程。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文献标准。痊愈:肩关节复位,肩关节活动正常;两侧肩关节AHI值相等,指检肩峰与肱骨头间距<1/2横指,表示肩关节复位;好转:肩关节半脱位改善,功能活动未达正常;无效:肩关节肌肉松弛,肩关节半脱位无改善或者加重,功能活动受限。
       经治疗,58例患者中,痊愈10,好转36,无效12,总有效率79.31%
       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刘孔江等取肩三针为主,配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能够减少致残率,稳定肩关节肌群,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朱建东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根据气虚下陷,升举无力的病机,运用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肩关节脱垂68,亦取得满意疗效。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体系。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生理状态下,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即“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所以对于关节脱垂患者,不应仅仅局限于关节周围有限的正经腧穴,还应该扩大到整个筋脉体系经筋,通过调整“宗筋”之力,补不足泻有余,迟缓者补之,拘急者泻之,从而使阴阳平和,恢复“宗筋主束骨利关节”的作用。

106

主题

112

回帖

60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04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6: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年来致力于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醒脑开窍针法对于改善肢体神经功能缺损有肯定意义。熊杰等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120例,并观察对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认为“醒脑开窍”针刺法越早介入,疗效越明显,且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传统针灸治疗中风所致肩关节半脱位,以关节周围十二正经腧穴为主,且大多取三阳经,行针施术以补为主;醒脑开窍针法则另辟蹊径,以阴经腧穴为主,手法以高频率大幅度提插捻转的泻法为主,提高了针刺治疗效果。

    中风患者肢体活动不利,甚至关节脱垂,其基本病机不外乎“阳缓而阴急”,阳经松弛萎软升提无力,阴经拘急挛缩过度牵拉,最终导致阴阳不平衡,致关节脱位。笔者在治疗本病过程中,以醒脑开窍针法为基础,结合经筋排刺法,二者互为补充,醒脑开窍针法泻阴经,通关利窍,穴少而力专,经筋排刺法补阳经,敷布气血,刺浅而面广。二者补泻结合,又互相制约,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通过对108例患者的疗效观察,我们认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经筋排刺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优于单一疗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09:31 , Processed in 0.24480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