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6|回复: 1

全息理论浅析

[复制链接]

85

主题

93

回帖

49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1
发表于 2015-7-27 15: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灸行天下 于 2015-7-27 15:40 编辑

        局部是全局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再现整体之像,这是许多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这种理论通常被称之为“全息理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极为关注,开辟了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生物学领域中有人通过研究动植物和人类的形态特征,以及相关部位的化学成分,提出了“生物全息律”(TheBio-hologranhieLaw)。
       全息理论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基本含义都是说生物体很象一幅全息照片,每一局部是整体的缩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出整体的相似的像。
       由于生物体内器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与体表器官、组织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其功能与病变必然要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有所表现,这就自然要引起医生的注意,从而发现了一些区域与相应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并赖以诊断和治疗疾病。
        匈牙利外科医师冯·热克寨利于上世纪创立了“虹膜诊断法”,他在眼球的虹膜纤维上找到了整个机体的全息图像,这在西方自然医学中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因而享有很高的声誉。
       美国的耳鼻喉外科医师H·W·费兹拉德在这方面也有创见,他发现了手和脚具有全息系统,以及在鼻腔壁和咽腔壁也有反映机体一定部位的不明确区域。据说他是根据印第安人传统医学的实践而来。
       那么在中国医学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本文在这方面作初步的论述,旨在说明中国医学从古至今已不自觉地大量应用了这一理论,进而希望借此解决一些理论问题,使祖国医学不断发展。
       一、全息术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论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从中可以看出中医学“有诸内必形于外”,从外断其内的诊病原则,也可以说是应用全息方法的最早记载。中医的诊脉法和看舌法也同样体现全息理论,整个舌部分为前中后及两侧,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脏腑,诊脉时则将两侧的挠动脉划分为寸关尺三部,也归属于不同的脏腑。
       在外科学中,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辨证施治上,如局部硬结者当理气(洽肝)、肉芽水肿者当利湿(治脾)、疮面塌陷者当补气(治肺)、络脉不通者当活血(治心)、内溃至骨者当补益元阳(治肾)。外症结合内治本来就是中医独特之处,进而又在一局部窥全身气血阴阳之失调,就使中医外科学更具珠光宝气而生辉,在针灸学中全息术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其中最生动、最具体的恐怕就是耳针疗法了,在一只耳朵上可以找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全部相应点,而且其排布相当有规律。
       此外各种局部针法,如手针、足针、鼻针等等,以及将上下齿列各牙齿分属于不伺脏腑,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加用不同的引经药治疗牙痛的方法都是全息理论的具体应用,不必一一赘述也足以知晓全息理论在中医学中应用的广泛程度。
       二、全息术的产生和发展
对于人体某些部位“全息”现象的最早记载固然是在《黄帝内经》中,但这不可能是该书纂修者一代人的业绩。早在周切前后,医生就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望诊察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就连兽医亦不例外:“凡疗兽病……观其所发而养之。”敏于观察,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特点之一,这从丰富的象形文字可以得到证明。又因为人类的思维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在抽象能力尚未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对于事物形态方面的细微差异特别敏感,所以能够注意到人体局部的某些细小差异,在长期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借助于自然的启示和类比的思想方法,不断地归纳和总结,逐渐地掌握了种种“外揣”的诊断方法。
      又如古代所采用的“分经候脉法”向“寸口脉法”转化的过程也是如此。在诊脉方法上,古代最初采用的是在每一条经脉循行部位上各找出一个动脉应手处诊之,以后这一经及所属脏腑的气脉盛衰。如《内经。三部九候论》要诊头、手、足三部共九处的脉象,由于这种诊法过于烦琐,于医生、病人都有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在复杂多变的各种病证面前,医生也很难做到将从头至脚的各部脉象进行认真的比较,来确定何脏何腑的气脉偏盛偏衰。于是就产生了“独取寸口”的诊断法,即通过诊候手太阴一经(太渊脉)的经气若何,来推断全身的大致病情。
       在针灸学领域中,不难看出背俞穴和募穴都有全息色彩,不妨把它们看作是“背针”与“腹针”两个系统。此后又出现了多种局部针法,至1981年张颖清研究“第二掌骨侧针刺疗法”后发表“生物全息律”,把微针系统的数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无限多。即每一局部、每一块骨骼都能够治疗全身疾患。
       在中国医学中,这种诊病方法应用如此广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中,解剖学的发展受到限制所造成的。在没有可能深入研究人体内部的情况下,医生不得不竭尽全力搜寻人体外表的各种信息,依靠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做出符合客观的诊断,并赖以判断疾病的变化转归以及药物的疗效。
       全息术的应用范围之广是令人惊异的。在中国藏医和西方自然医学中都有结肠区域系统疗法的描述。作者冯.柯尔文一克拉欣斯基(vonKorvin一Kresinsky)和布朗(Burang)在他们所著的有关藏医的书籍中描述了藏族医生是怎样应用深部按摩法或大肠的区域节段推拿法来治疗身体相应部位的疾病的。这种大肠的区域系统可能在医学上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因为有人认为癌症可用这种方法来治疗。
       关于全息现象生理
       学基础的推测外科医生都知道,当一个手外伤患者需要植皮时,腹部皮瓣固然方便,又易于固定,但还是要尽量避免这样做,原因是生长在手部的这块腹皮随着年龄的变化,会同腹部皮肤一样,皮下脂肪不断地增厚,妨碍手的功能。早已离开腹壁的这一小块植皮虽然和手部其它部位的皮肤生存在同样的神经支配、血液循环供应条件下,但其新陈代谢仍同于腹部皮肤,这说明它们之间还保持着另一种联系方式。
       子宫内膜受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增长、出血、脱落的变化,但如果因手术或其它原因造成部分子宫内膜异位于腹腔,则会造成周期性的腹腔出血,被称之为“子宫内膜异位”。这也说明具有同样生物化学基础的细胞不论生存在什么部位,仍具有同样的化学感受性。构成这种内在联系的物质基础主要在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这些受体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由于氨基酸的不同组合形式,使它们获得了一种“密码”性质,血液中的各种化学物质虽是均匀地流遍全身,但对于某一种化学物质来说,它只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它所能“解码”的那些靶细胞。正是细胞膜上的这些“受体”,构成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在客观世界中没有无载体的信息,也投有无信息的载体,信息论无非就是从诸物质载体中抽取其作为信息的共性进行研究罢了。正是因为载有共同受体的细胞群渔布了全身由大到小、由里至外的每一个器官和脏器,才构成了体表器官间、体表器官与内脏间的广泛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联系,而这也正是局部能成为全局缩影的物质基础。
       例如白塞氏综合征的溃疡发生在眼、口腔、外生殖器的粘膜,现代医学理论尚无法解释几处特定遗疡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但这与中医经络学中所说的肝经循行部位基本相同,因此中医才有一套治疗办法,并于临床收到一定疗效。
       根据白塞氏综合征的溃疡发生在肝经循行的一定区域,而不是全线,推论:具有相同信息的细胞群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正是由于这一量上的差异,才在一定部位显示了肉眼可见的或肉眼不可见的特征性变化,作为“输出信息”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证据”。前述望诊、切脉等等,只有据此,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关于经络体系的研究,多年来手术万下的寻求,寸步未前,然而经络又被无数事实证明是那样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有人认为:“穴位就是某一特定器官物质相似的细胞群,或说穴位是相对于其他部位,与特定部位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通过将水解产物在滤纸上双向层析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可以推论经络就是由这样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有一种共同的信息占主导地位的细胞群组成的各自体系。
       中医经络学说中的表里配属、经络相交会于某一穴位等均可由此得到解释,每一脏腑经络各有自己的“主导信息”,何如肺经的主导信息是“A”,而“A”在其相表里的大肠经中居次主导地位(以a表示),所以临床上表现了相表里的经络脏腑在生理、病理、医理、药理上有许多共性。而当具有不同的主导信息的细胞群格对地集中于某一处时,可能就是经络学说中的交会穴。它们可以是两经的相交、招会,也可以是数经的相交相会。
        全息理论在医学中的价值
        全息理论用于农业选种,能够提高产量,减少退化。如用此法指导中药栽培,亦可期望得到同样效果,但全息理论在医学中最重要的价值,是有可能导致一次理论上的革命。
       例如对于《素问·刺热病篇》所说的“脾热病者,鼻先赤”,只能用五行学说加以解释:面有五岳(额、鼻、两颧、颐)分属五行,再配属五脏,脾为中土故配之以鼻。五轮学说、舌诊定位也基本是套用此说,这就难免使后人觉得玄,使后学者不易接受。一般的医学院校学生多是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印证了这些说法后才相信客观上确实存在着这种规律,但仍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至于耳针疗法、结肠定位等等不仅五行比附不行,甚至被认为是中医理论核心的经络脏腑学说也无法解释。
        “脏象学说”历来被看作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核心”,如果进一步应用全息理论加以研究,就应该认为每一“脏”同样是“五脏”的缩影,也就是说每一脏仍能给出“五脏”之像,实际上中医治疗学中确有这样的实例。如:《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相应地才有清热、益气、化痰、平肝、补肾等不同的治疗法则,不同的方剂和不同的药物。


85

主题

93

回帖

49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1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5: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述中还能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某一局部的认识达到了“全息”这一水平时,其理论体系就趋于一种比较稳定的水平。脉学发展成“寸口脉理论体系”后,历代名医如李时珍、滑无寿、丹波元简等虽对其致力研究,基本上没有原则的改变。眼科在“五轮”学说确立之后,沿用至今未见出其后者。从这点上也可证其科学性。反之,对一局部的认识没达到这一水平时,其理论体系就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例如中医对脑病的认识,如果仅仅是依据《内经》中肾主脑的理论去处理各类脑病就必然行不通,只有根据脏腑辨证的方法灵活变通才能奏效,换句话说,就是脑部仍是一个全局的缩影。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医的治疗技术和理论都是在不断地发展着。但自明清温病学派这一重大突破之后,若干年来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尽管理论停滞不前,但应用技术、临床实践却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才遇到了种种理论无法解释的客观事实。因此理论上的革新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于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学现代化和发展的问题,很多争议,我认为保守派和全盘西化、西医诊断、中药治疗的方法都非正轨。某些西方科学家也认识到:“西医中所用的有局限性的分析性方法已告过时,未来医学的发展将依赖于综合性地对待医学实践和综合性地对待医学科学。许多在医学上今天看来是令人迷惑和无法理解的现象,在将来当对科学有较广泛的了解时便会获得合理的解释。”我引为本文的结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7 13:56 , Processed in 0.28562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