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4|回复: 1

经筋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19

回帖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47
发表于 2015-11-4 17: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幻紫 于 2015-11-4 17:14 编辑

        患者均为医院针灸门诊及病房所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针灸治疗学》确立诊断标准,有关疾病鉴别诊断标准参见《神经病学》。急性期:发病1 -7天;静止期:发病8 - 20天;恢复期:发病超过20天。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s麻痹,祖国医学将其归于“口眼喎斜”、“口僻”的范畴。作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针灸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肯定,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其认定为最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经筋刺法”正是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根据祖国传统中医经筋理论和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发展而来。

      神经定位标准:鼓索以下:定位在面神经管内,面神经鼓索以下部位受损。临床表现:面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索及鼓索以上:定位在面神经管内,面神经鼓索及鼓索以上部位受损。临床表现:面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和/或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和/或涎腺分泌障碍,和/或听觉过敏或听觉障碍。

       治疗方法:主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太阳、颧髎、下关、翳风、合谷;配穴取鼻唇沟变浅加迎香,抬眉困难加攒竹,人中沟歪斜加口禾髎,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定位方法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经穴定位》。

      治疗方法:分期针刺+阳明经筋排刺

      急性期:面部穴位取患侧,翳风取患侧,合谷取健侧,面部穴位浅刺,其余穴位合谷、翳风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轻度刺激;静止期:地仓、颊车、太阳、颧髎采用透穴法(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其余穴位阳白、合谷、翳风、下关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中度刺激;恢复期:主穴基础上加足三里(双侧),合谷取双侧,其余方法同静止期。

       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加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 51针,排列成两排,共约8 -10针。

       急性期匀速进出针,针刺深度0. 1 -0. 3寸,留针20分钟,留针过程中不行针;静止期、恢复期匀速进出针,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过程中每10min行针1次,共行针2次,行针时间为10 -15s/次,出针后按压针孔以防出血;针刺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个疗程对House - Brack-mannH - B)量表(总体评分Global Score,局部评分RegionalScore),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进行评价。

       疗效标准:根据《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痊愈:House - Brackmann量表评分I级;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为100分。显效:House - Brackmann量表评分II级;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在75分及以上、未满100分。有效:House - Brackmann量表评分III级;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在75分以下、50分以上。无效:House - Brackmann量表评分IV级及以下;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在50分及以下。

       经治疗,40例患者中,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7.5%。从不同损伤层面患者的疗效比较来看,鼓锁上15例,痊愈8例,未愈7例,股所下25例,痊愈17例,未愈8例。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目前西医学对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寒冷、炎症、免疫异常、病毒感染等刺激而发生痉挛,造成面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在祖国医学中,该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痹阻,面部经筋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诸病源候论·风口喎候》中有云:“偏风口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偏急不调,故令口喎僻也。”根据经络理论,面部乃阳明、少阳经筋所布之处,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经筋刺法”是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多针排刺三阳经筋在面部的循行路线,而其所选取的穴位,如地仓、颊车、下关、颧髎、四白等,均可以鼓舞阳明经气,健运脾胃,以培气血生化之源,促进气血运行,使气血畅顺,营卫和调,肌肉经筋得以充足的营养,从而发挥“通经络,调气血,荣经筋”的作用。



115

主题

119

回帖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7: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研究正是以经筋理论为依据,根据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分期(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及不同神经定位(鼓索以下、鼓索及鼓索以上)的临床特点,研究经筋刺法对于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损伤部位患者的疗效差异。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充分说明“经筋刺法”能显著提高急性期及损伤层面在鼓索以下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痊愈率,较好地促进患者面部功能(尤其是口角功能)的恢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9 05:12 , Processed in 0.23906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