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8|回复: 1

经筋类疾病的针灸治疗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6-3-18 16: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6-3-18 16:30 编辑

       经筋病是以十二经脉理论为纲领,论述发生在肌肉、肌腱、关节滑膜等部位的急慢性病症。经筋病的一般表现:是沿经脉分布发生筋肉系统病变,以酸胀、重滞、困倦、疲乏、发麻、痹痛、乏力感,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主要常见症状。经筋的特殊表现:则是筋性病变累及到脏腑经络的气血循行,而成为机体致病因素所发生的相关病症。临床上运用针灸推拿治疗十二经筋病,早已是明确的中医治疗范畴,但治疗筋性病变累及而发生的神经性病变、脏腑病变、心血管病变,则成为经筋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一般认为:当经筋病变已经形成筋脉结聚的病灶点,就将产生对机体的恶性刺激,可以使局部筋肉的收缩均衡失调、牵张、牵涉反应异常、也可以使局部产生异常压迫感,如何认识这此类病症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1、筋性疲劳综合征:病人因为长期精神紧张或发生静态性经筋损伤(如长期静止站立)等原因,可发生全身广泛的经筋挛缩,会导致病人出现全身性重度疲劳感,临床称为疲劳综合征。病人除重度疲劳感外,还可以伴有头晕头痛、情志异常、失眠多梦或嗜眠、纳呆及胸腹不适等;但临床化验及有关检查均呈阴性。

         病机分析:经筋发生广泛性挛缩,周身经脉气血循环受阻,气血不能上荣于头,则头晕头痛;气血不能荣养心,则情志异常、失眠多梦;气血不能内行于脏腑,则纳呆厌食、胸腹不适。此证病变部位广泛,病变层次较深,病情发展呈渐进性,应积极进行早期治疗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人中、百会;神门、照海;;中脘、膻中;合谷、太冲。方解:人中、百会,通调督脉,镇静安神;神门、太溪:交通心肾,宁心安神;合谷、太冲为四关穴,缓解肢体筋肉痉挛,通调经络气血;中腕、膻中,宽胸利气,内调脏腑气血,治疗以10次为一个疗程。

          2、筋性压迫性眩晕:由于病人经筋收缩发生均衡失调,特别是头颈部经筋痉挛或损伤时,患者就出现颈部疼痛、头晕目眩、或平衡失调;部分病人还伴有头痛、耳鸣、恶心等症状(但不应有旋转性晕感),称为筋性压迫性眩晕。

         病机分析:本病多是病人头颈部经筋痉挛、伸缩失调,压迫颈部的神经血管,使头部的气血循环发生阻滞而发病。局部检查:头部及后项部,可查出多处筋结病灶,呈点状或线状存在,压痛明显,X光显示,无明显变化。

         针灸治疗:《灵枢·海论》日:“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取风府、天柱、肩井、大椎、阿是穴,缓解头项部筋肉挛缩;头痛配百会、风池,改善头部气血循环;耳鸣配完骨、听会,疏通耳脉;恶心呕吐配内关、内庭,平冲降逆。本病治疗的关键是筋脉挛缩和筋脉伸缩的不平衡,所以当病人表现为偏侧头痛、耳鸣时,要考虑治疗的平衡性,双侧同治,补病侧,泻对侧,再配合推拿手法来提高疗效。

         3、筋性类似病:由于筋结病灶与脏器位置重叠或产生牵涉反应等,导致经筋病变的临床症状酷似脏腑病变的临床表现,但脏器的临床有关检查呈现阴性,临床称为筋性类似病。常见类型有:筋性梅核气、筋性类冠心病、筋性类肝胆综合征、筋性肝郁症、筋性类胃痛、筋性类肾绞痛症、筋性类类风湿关节炎等。现将筋性梅核气、筋性类冠心病、中风后遗为例进行讨论与分析。

         筋性梅核气:病人咽中梗咽难受,重者影响透气,但不妨碍饮食的症状,中医称之为“梅核气”,现代医学称之为“咽喉部神经官能症”或“咽部异常感觉症”。本病以女性患者居多,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为精神因素,二为器质因素。前者称为真性梅核气,后者称假性梅核气。筋性梅核气的主要特点是,症状呈持续状态存在,咽空时症状加重,常见于肋端综合征,及女性妇科手术后,或由颈椎病患者所表现出来。临床可以发现颈项部、胸部、甚至腹部有多处的筋结病灶,但咽喉和食道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存在。

         病机分析:病理反映主要有三组:①颈组,颈前部主要见于胸骨舌骨肌的“筋结”形成。颈项后部,土要是肌肉硬化痉挛,可形成多处病灶点;②上胸组,主要见于上胸锁,骨下肌及胸骨肌筋的损伤;③腹部组,多见腹部的深层的“筋结”点。

         针灸治疗:颈前取廉泉、天突;后项取大柱、大椎,通行头气街,配列缺、照海,清利咽喉;胸腹取膻中、大枢,宽胸理气;下取行间、太冲,疏肝解郁。结合项部、胸骨、腹部的经筋的病理反映点,可使用梅花针轻叩的方法,疏通经脉、散除淤滞;再配合心理疏导、推拿按摩,达到舒肝解郁,缓解痉挛,行气利咽的最佳效果。

         筋性类冠心病:临床具有冠心病症状表现,但循环系统的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一直被称为心脏神经症。其主要症状:胸骨左缘疼痛、胸部压迫感、呼吸紧迫感、心悸、全身倦怠等。从病者的自觉症状,主诉相当严重,但与相应的检查结果想比,差距较大。

         病机分析:筋性类冠心病主要是由于经筋病变,但其经筋病变症状隐伏;却以酷似冠心病的症状为突出表现,病人可在胸前区存在筋结病灶点:左胸第五肋胸肋关节的胸骨左缘起,紧贴于胸骨边缘与肋骨下缘可检查出大小若如米粒,触之质地硬结,难以移动,局部疼痛异常的病灶点;背部的病灶点,多见于背胸第五胸肋关节后正中线左旁开三寸的胸段骼肋肌或其筋膜之内,呈颗粒状或小索样,质地坚实,敏感异常。以手法按压时,病者有向胸前心区传感的舒适感觉。临床使用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的药物没有效果,而针灸及推拿治疗效果良好。

         针灸治疗:《灵枢·卫气》云:“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鹰与背输……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可使用前后配穴法:胸部取膻中、乳根、辄筋,背部取心俞、神堂、厥阴俞、膏育、及前后筋结病灶点,沿肋缘平刺0.5寸,平补平泻。配合推拿理筋手法时,手法要轻,重点要突出,先用手法而后针刺。

         筋性中风后遗症:临床中风的急性期过后,脑部病变基木稳定后,临床主要以肢体偏瘫、语言障碍等肌筋病症为主,古称“中风中经络”,又称为筋性中风后遗症。

        病机分析:中风后遗症期,如果中风脑损伤仍然存在,治疗以脑的康复为主;脑损伤己基本恢复或已全恢复,治疗则以肢体功能恢复为主;脑损伤继续影响后遗症,则需要两者同时治疗。基本治疗原则是:针刺经络肺穴,重点调促进脑的康复,带动后遗残体的康复:另一方面,应用推拿舒筋解结手法,注重对残体的功能恢复,并反射性促进脑康复,构成上下并治,脑与肢体并举的治疗方法。

        脑的康复:取连属于脑经络:督脉穴、足太阳经穴、足少阳胆经穴,华佗挟脊穴组成针灸处方,督脉上通于脑,足太阳经“从颠入络脑”,足少阳胆经循行侧头,华佗挟脊穴重在中枢脊髓神经系统的治疗作用,能有效促进脑的康复;再配合肢体远端末梢井穴,发挥远程经络调对脑的节调节作用,构成上下并治的脑康复法配穴方法。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6: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肢体康复:

       肤体六经方法:先由四肢向躯干方向,按六经逐一排查筋结病灶,然后进行系列、多维的针刺治疗方法。在筋性中风后遗症瘫痪中,肢体多处在“阳缓阴急”(外侧伸肌群瘫痪,内侧屈肌群痉挛)的状态,以往针灸治疗对三阳经的调节和恢复疗效显著,却忽略了阴经的治疗作用,而恰恰是手足三阴经,分布着大血管和重要神经干,对肢体的气血循环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需要积极治疗的重要部分,故提出“泻阳经、补阴经”的配合治疗方法,泻阳经用针刺,补阴经用推拿按摩,结合针刺筋结病灶点,成为肢体瘫痪康复的主要治疗原则。

      总之,本文重点讨论的是经筋病的特殊表现,既筋性病变累及到经络脏腑的气血循行而成为机体致病因素所发生的相关病症的针灸治疗问题,指出经筋病除一般的检查外,还要重点进行局部病灶的查找,强调针灸治疗须以经络辨证为基础,并结合应用病灶反映点,针灸推拿互用,疏通筋脉、宣散气血,以达到经筋病治疗的最佳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25 21:10 , Processed in 1.01529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