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2|回复: 1

火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复制链接]

83

主题

88

回帖

47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5
发表于 2016-6-1 17: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百草堂 于 2016-6-1 17:02 编辑

       病例均来自医院针灸理疗科门诊,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36. 4岁;发病7日内就诊者18例,7-14日就诊者13例,15日以上者6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21天,平均病程12. 5天。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确定:①起病突然;②患侧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鼓气时漏气;③可有不同程度伴有听觉障碍,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耳后疼痛,听觉过敏等。
       纳入标准: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在3周以内的面瘫患者。①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中枢性面瘫;②外伤、耳源性等原因造成的周围性面瘫。
       治疗方法:第1步:拔罐。取大椎、双侧肩髃及沿膀胱经第一、二侧线向下排列内径5 cm玻璃火罐,留罐10-15min。面部取双侧阳白、颧髎、太阳、颊车、翳风及承浆进行拔罐,留罐5一6 min。
       第2步:火针。起罐后,患者取仰卧位,首先面部双侧进行常规消毒,选用贺氏多头火针,将针体在酒精灯上烧红,采用散刺法沿面部正中线从上到下点刺,再沿肌肉走形从中间向两边排刺。随后选用贺氏细火针( 0. 5 mm x 25 mm ),用火针点刺双侧风池、翳风、下关、颊车,患侧阳白、丝竹空、鱼腰、睛明、四白、迎香以及督脉和膀胱经第一侧线腰背部腧穴。
       第3步:毫针。取印堂、患侧太阳、迎香、颊车,双侧阳白、下关、翳风、地仓、巨髎、合谷进行毫针针刺,眼睛流泪者配头临泣,平补平泻,留针10一15 min。
       上述方法隔两日治疗1次,直至痊愈。
       观察指标:根据House一Brachmann ( H一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颁布的《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标准》;分别于初诊及疗程结束时记录病情分级情况
       疗效标准: 参照H一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将面瘫的疗效评定标准确定如下:痊愈:达I级,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皱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谈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评分满分;显效:达Ⅱ级,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皱眉略显无力,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评分在75分以上;好转:由Ⅲ级一V级经治疗后改善为Ⅳ级,评分75分一50分;无效:经3个月治疗后仍停留在Ⅲ级以上,评分在50分以下。
       典型病例:患者,男,36岁,初诊时间;2012年2月16日,因受凉后出现“左侧鼓腮漏气2天”就诊,自觉面部不适,饮水时口角漏水,时有左眼流泪、查体见:左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右侧歪斜,鼓气时口角漏气,伸舌居中,舌淡苔薄白,脉浮弦。辨证为风寒袭表型。治疗方法:①取双侧阳白、颧髎、太阳、颊车、翁风、承浆、肩髃及督脉、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腰背部腧穴拔罐。②起罐后,用多头火针密刺面部,随后用细火针点刺双侧风池、翳风、下关、颊车,患侧阳白、丝竹空、鱼腰、睛明、四白、迎香及督脉和膀胱经第一侧线腰背部腧穴。③毫针针刺取印堂、患侧太阳、迎香、颊车,双侧阳白、下关、翳风、地仓、巨髎、合谷。隔两日1次,治疗两次后患者左侧额纹出现,较右侧仍浅,眼睑闭合较前改善,无流泪症状,左侧鼻唇沟较前加深,面部紧绷感有所改善。经5次治疗患者痊愈。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受风或寒冷刺激,导致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及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中医认为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乘虚而人中面部经络,致经气阻滞,气血痹阻,经筋失养,筋肉失于约束,出现㖞僻。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疏调经筋为主。
拔罐火针,祛邪扶正
     《妇人杂病门·偏风口蜗斜》云:“偏风口㖞,是体虚受风,风入口之筋……故令口僻也。”面瘫多为正气一时亏虚,邪气得以侵入,经气闭阻不通。故在邪气正盛之时首先施以拔罐,祛邪外出,折其病势。但若只疏散外邪,气血不得宣通,筋脉仍不得濡养。故在火罐疗法祛邪之后,施以“贺氏温通法”之火针疗法鼓舞正气,激发经气,温通经脉。且火针疗法通过灼络人体腧穴腠理,给贼邪以出路,助邪外出。诸法合用,气血得行,筋脉得养。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为人体之藩篱,取背部督脉、膀胱经能宣通诸经之阳气,鼓动全身经脉的脉气,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调节全身经络。且《针灸大成》记载,肩髃“伤寒热不已,四肢热……风病”,手阳明经脉循颈贯颊、人下齿中、环绕口唇,故取手阳明经肩髃拔罐,可祛风通络、舒筋止痛,提高疗效。
       双侧同治,以平为期


83

主题

88

回帖

47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7: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临床观察面瘫患者拔罐治疗后,双侧罐印颜色无明显差别,由此推断面瘫病人患病为双侧受邪,故治疗时强调双侧同治。且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十二经脉气血左右交会循环流注反复无端。当邪气侵人经脉,正如《内经》所云:“邪客于内,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机体脉气受阻,气血失调,一侧气血偏胜,故治疗大法为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双侧取穴可疏通为邪气痹阻的交汇处,左右脉气通畅,则左右面部气血之偏盛偏衰可重新达到平衡,经筋弛纵协调,口眼㖞斜可以得到纠正。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单侧肢体可引出双侧针感加强,再针对侧可以加强协同,增强效果。《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通过针刺双侧面部穴位,调整气血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原有的阴阳平衡,达到“以平为期”之目的。
      早期干预,缩短疗程
      关于面瘫急性期是否能够针刺,医学界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面瘫发病3一5天为最佳针刺时间,此时面神经充血,水肿已经减轻,神经细胞处于活跃状态,细胞再生性最强。笔者在临床观察面瘫急性期施治越早,疗效越好,痊愈的时间越短。以浅刺手法配合拔罐、火针能鼓舞正气,疏通经络,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缩短疗程的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8 17:44 , Processed in 0.32495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