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1|回复: 1

平衡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9

回帖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8
发表于 2016-7-27 16: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欢颜 于 2016-7-27 16:47 编辑

       患者均为医院针灸科门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年龄31--62岁,平均(40. 211. 19)岁,病程6个月一10年,平均(5. 612. 10)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和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晕头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脚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压头实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狭窄,有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纳入标准:①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均可纳入观察病例;②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和调查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孕、产妇,精神病患者;③不符合纳人标准,不能配合医生治疗或资料不全者。

       治疗方法:平衡针法   选取王文远教授提出的平衡针主穴:①肩痛穴(BP-LE6 )定位:腓骨小头至外踝连线的上1/3),取穴原则采用交叉取穴。病人取坐位,膝直位,暴露膝关节以下,术者持针手指常规消毒,患者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283寸无菌一次性毫针1根,用酒精棉球固定针体下端1/3处。采用一步到位针刺法,快速直刺腓浅神经,使患者感觉到远距离产生触电式针感,即可出针。②颈痛穴(定位:小指与无名指指掌关节之间),交叉取穴。病人取坐位,术者持针手指常规消毒,患者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283寸毫针1根,用酒精棉球固定针体下端1/3处。采用三步到位针刺法,快速直刺尺神经的指掌关节混合支,使患者产生局部酸麻胀针感,个别病人可向前臂放射,即可出针。

      传统针灸方法   取穴风池、颈4 -7夹脊、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外关、后溪、合谷。以上均为患侧。针具采用直径0. 30mm、长1--1. 5寸毫针。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坐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颈夹脊:沿脊柱方向75°角斜刺入0. 8;风池:向鼻尖方向刺人1. 2;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外关、后溪、合谷均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以上治疗均为1/d,每周治疗5次,共进行3周。

        3周后对疗效进行分析,治疗后随访3-6个月。记录、观察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以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和外旋等主要临床证候的改善,以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情况。

      疗效标准:临床疗效综合指标采用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符合1992年全国颈椎病会议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阳性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阳性体征无变化或加重,中止或退出试验的患者按无效统计。

       经治疗,4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7例,显效1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居颈椎病各型首位。目前,治疗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手术疗法复杂、风险大,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137

主题

139

回帖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8
 楼主| 发表于 2016-7-27 16: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主要由颈椎和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压迫神经根所致。当神经根受压时,神经外膜和束膜先被压迫呈凹陷状,随着压力的加重,影响到基膜和髓鞘时,神经细胞水肿、氧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增多.造成神经微循环及轴浆运输中断,神经细胞缺血、缺氧而继发变性坏死,主要特点为颈椎和上肢的疼痛、麻木和颈椎关节活动受限;属中医学“骨痹”、“痹证”、“项强”、“颈肩痛”等范畴,其病机多因老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复感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或姿势不正而致气血痹阻,不通则痛,进而出现活动不利,而活动量少又进一步加剧了气血痹阻。《灵枢·五邪》有“邪在肾,则骨痛……病肩背颈项痛。《济生方·痹》亦云:“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故中医认为该病以肝肾不足为根本,颈部外伤、劳损所致气滞血瘀,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经络不通为标。临床上多由正气不足,气血失调,以致外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筋骨肌肤所致。其中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是本病发病的关键。目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繁多,其治疗措施可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类。关于非手术疗法,在中医药领域中有针灸、推拿牵引、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及外敷、气功及药枕颈托等多种。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疗法对治疗本病具有较大优势,其治疗原则应以通为主,以消痹通络、解痉止痛、活血化瘀。颈夹脊、肩井、肩中俞、肩外俞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大抒为骨会,后溪以通督,合谷、外关以疏通经气,促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平衡针法肩痛穴的作用原理是在大脑高级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一是通过针刺周围神经的腓浅神经可以增加脑内亮一脑排肤的释放,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缓解疼痛,促进组织的修复。二是在针刺过程中释放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可能通过激活分别源于腹侧导水管周围灰质或中缝大核或网状巨细胞神经元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能下行途径,而产生镇痛作用。三是针刺后脑组织内亮一脑腓肽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纹状体含量升高最为显著。平衡针法应用强刺激手法于颈痛穴,以独特强烈感传兴奋大脑皮层,促使其对能量和痛阈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抑制患处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兴奋性,增加自我调控、修复机能;破坏疾病“稳态”,唤醒、强化人体自愈的潜能,通过上病下取、左病右取的良性刺激,激发了脊髓内镇痛系统闸门控制功能和脑内镇痛系统,诱发了吗啡受体、类吗啡样物质释放;降低了痛阈,提高阈值,减轻了水肿和激化反应的出现,一次性完成了“镇痛效应一应激效应一免疫效应一内分泌效应”。一般采用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取穴治疗方法。本研究显示了平衡针加传统针灸治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9 04:47 , Processed in 0.61076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