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8|回复: 1

大针治疗颈腰椎病临床操作与运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67

回帖

155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8
发表于 2014-9-16 17: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四种刺血
《灵枢?寿夭刚柔篇》: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针刺治疗,应该观察血络有无改变,发现有血络结聚征象的就要刺血,祛除瘀滞在经络里的淤血。

自制三菱针,三菱针用油石磨,磨得越锋利越好用,油石买回来先用柴油泡一夜再用。

刺血谨记:空腹不刺血,酒后不刺血,太疲倦不刺血,极度虚弱不刺血,太劳累不刺血,打雷天不刺血,半夜和正午不刺血。


1:拍打刺血:拍打疗法由来已久,通过对局部皮肤的拍打,把埋藏于皮肤下肌肉软组织之中的淤血提出来,然后点刺出血拔罐,治疗颈腰腿疼痛,一般肘弯和腘窝都是刺血最常用的部位。这两个部位由于生理结构的特征,如同自然界水沟的凹坑之处,都是最容易积淀瘀血的地方,从而阻塞经络气血。肘弯和腘窝的拍打刺血,很多人都是非常随意的直接拍打,其实是有讲究的。

手有阴阳,患者也分阴阳,手背属阳,手掌属阴,女性患者属阴,男性患者属阳,所以男性不要用手掌去拍打治疗女性,阴对阴怎么会好呢?要用手背拍打,以阳对阴效果好。拍打男性患者就用手掌,女性医生则反之。

2:穴位刺血是以刺穴位为主,以安徽王氏刺血为代表,这种刺血是扎的后天之精气,所以也叫后天刺血法。后天刺血就一定要扎到真正的穴位上,压痛敏感点,凸起或凹陷处都可以看做穴位,在穴位上刺血要深一点,皮肤表面轻轻点刺是没有达到穴位的,要穿过脂肪层后再稍进一点有紧的感觉,这才是要领,这才是精气流注的地方。后天刺血一定是要开窍来泻血,三菱针为最好,针感刺激也是保障疗效的一方面

头痛头晕头昏,要让患者剃光头,刺血可以在头部寻找气囊、气泡状、板结状、肿厚处刺血用煮药罐法治疗,用小三菱针在病变最明显处去扎,只有找到最明显点才是最有效的,有其内必有其外的道理,如果用脑电图检查就会显示这个地方有异常,所以就可以治疗脑内的一些问题,疗效非常不错。

刺血要善用太阳穴,太阳穴这个地方在人身上最高处,如果被淤血掩盖就会影响阳气升发,我们观察大自然现象,太阳一出万物生长,所以刺血太阳是调动阳气的很好方法,如果脉络不显现,用毛巾勒脖子,马上就会鼓起来,出血30-60ml,最好让出血自然停止。

3:先天刺血法:以山东付氏刺血为代表,先天刺血其实是调气的,主要是治疗脏腑杂症,运用先天刺血法,不需辩证,只辨病,如果辩证就失去了先天之意,疾病就是阴阳二气太过或不及所致,有其内必有其外,所以小针浅刺,针尖入皮即可,不求深,肺主皮,通过浅刺皮肤上的一些反应区,来达到调节气血平衡脏腑的作用。治疗前不要触碰皮肤,先查看,在治疗区域寻找,以最黑或青白黄色区域色素最沉着的地方为主治点,刺血的目的不是为了放血,是把毒气引出来,所以常常是一滴血也不出,最多2ml血,刺血后拔罐吸出毒气,留罐时间以7、9、11分钟为度,留单不留双。

4:瘀络刺血:瘀络刺血以董氏刺血为代表,让瘀阻经络之血有出路,是调血的最好最快的方法。主要是以某一些部位或区域作为治疗范围,在这些范围内寻找明显的青筋畸络,或细小红血丝点刺出血。分布区域对应症状很重要,既解决了此处淤血的排出,也人为的刺激了血管壁,这个刺激也是一种疗效。畸络实际上是血管的结,与筋结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一个是肌肉的结,一个是血管的结,都要治疗使其松散开。

一般在委中穴区域也叫后头区刺血,时间上以下午申时(3-5时)为最佳,时逢气血流注足太阳膀胱经,当其时刺血,出血量能够得到保证,疗效也会更好些。太阳穴区域刺血则以午时(11-13时)为最佳时段。

二:特效简便灸法

1:灵火透穴丹(制作):硫磺本是火中精

2:艾绒米粒灸:略

三:印象针法简介

1:手印象针:略

2:印象刺血:

3:躯干印象的认识:略

四:小针从经络气血和解剖学角度治疗临床各论:

这些都是多年来我自己临床上疗效比较顺手的一些经验。都是立竿见影的方法,一般一两次解决,多也不过四五次,远期疗效也很好。

单纯刺血之后最好调一下气血:大叉和火主,可交叉取穴,留针休息。

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触摸检查:叩击可以检查深处的问题。局部检查一个是靠感觉,主要是靠手摸,手摸的时候,第一遍轻摸浅层,感知手下异常。然后再摸第二遍,较重一点,摸深层,根据手感来决定进针深度。如果治疗3次左右还没完全好,要让患者休息几天,让机体自行修复一段时间。


一:头部症状:

分析:环枢椎椎间隙变小是头晕头痛的主要原因。椎体错位,大小直肌痉挛压迫椎动脉引起头供血不足。

1:找筋结:很多头晕主要是下项线的筋结引起的。

2:C1横突和C2棘突:C2棘突的外侧和上沿扎针,不要求扎到骨面,摸到颗粒或结节扎穿就可以了,扎针时低头扎,扎完针后把患者的头往前低头伸展一下,松开几条肌肉,就可以改善脑供血。如果C1横突尖有劳损,也一并扎开。

头里面的痛,也要解决C2棘突。

头面的很多问题,包括耳鸣、耳痛、面神经痉挛,都离不开C2棘突和CI横突。

如果头颅内压增高头痛,让患者侧卧,用2寸毫针在尾骨尖下面朝后脑方向平刺1.5寸,强刺激不留针,可立刻改善头晕头痛。

3:头顶痛伴紧:头皮发紧,有增厚感,一按一个坑,属痰湿风寒上挠,妇女多见。

治疗:先刺血委中区域,然后仰卧,取毫针太冲+肾关,再在上星至百会一带刺血,远端取至阴穴放血几滴。

头顶痛的手法:压住百会两边,让患者吸气,呼气时放松。

4:偏头痛:枕大、小神经是最易形成卡压的部位,一般位于下项线中点旁开2.5厘米处,并发症状有:视力疲劳,眼球发胀甚至突出。

治疗:先做整体调衡手法,再用毫针扎∠太冲+内关。然后局部扎针松开结节。再在同侧的太阳区或者小腿外侧刺血,也可以在耳后药罐刺血。

5:后头痛:四十岁左右中年人比较多见,主要是后脑部闷胀重痛,多数都有整条脊椎骨椎体错位现象。

治疗:先做整体调衡手法,这一步很重要,很多人这一步做完了就差不多了,然后令患者俯卧,取毫针扎正筋+正宗+束骨双取(正筋在足后跟筋正中央上方距足底三寸五分,正筋上二寸为正宗穴),然后在长强区域寻反应点,用独头大蒜刺血拔罐。

6:前头痛:毫针扎公孙+内关 (公孙进针1寸或更深)然后刺血太阳,或脚背冲阳区域。

7:头晕:根据患者情况,很多头晕主要是下项线的筋结引起的,针解结节,主要在风池风府处,再用手法微调颈椎或整体调衡,再选择太阳、委中或曲池区域放血。然后仰卧休息,扎曲池+灵骨/肾关+太冲,灸百会 (治疗过很多原因引起的头晕效果都还不错)

8:颞颌关节痛:针对侧火主(太冲),针尖斜进,针尖碰到骨头,同侧扎大叉穴,针尖达骨膜,然后令患者张口,用大拇指压住颞颌关节,再让患者合口,立刻就好了。

二:颈部的症状

颈椎病分析:慢性劳损,外伤等致病因素,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错位,椎间盘变性,骨质退化,压迫神经血管引起头痛、头晕、手脚发凉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中西医临床普遍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以及混合型颈椎病几大类。我们治疗中不去考虑这些分型,我们主要是看症状来分析。

1:低头有症状:

分析:跟大直肌和小直肌有关。

解剖:

大直肌起于第二颈椎棘突,止于枕骨下项线外侧骨面。

小直肌起于第一颈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下项线的骨面。

治疗:这个部位不建议用针扎深处,一般手法就可以解决,手法不适合的患者或者无效的患者,可以在委中刺血,再针正筋+正宗,然后在C2棘突,枕骨粗隆边沿斜方肌附着点扎针,就可以改善C1和C2之间的间隙,跟腱捻针令患者活动颈椎动气。

2:转动有症状:

分析:解剖来说主要是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问题。

解剖:斜角肌里面前斜角肌帮助呼吸的;

中斜角肌,起于C1-6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上面;

后斜角肌起于C456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止点大约就在肩井位置。

肩胛提肌起于C1-4横突后上缘,止于肩胛内上角和肩胛鼓靠脊柱缘的上部分。

治疗:主要是治疗后斜角肌,用手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少数的就必须要用针法了,局部斜刺。很多颈椎转动痛的会在肩井这个位置有牵扯感。内上角这个地方往往有明显的痛和结节,可以用针扎肌腹上的结节,也可以在内上角处治疗。扎完以后如果还有点症状的,就加扎正筋+正宗+三阴交,手上扎对侧后溪,捻针令患者活动脖子动气。

3:抬头有症状:

分析:后仰动作受力的,一个是斜方肌,另一个是菱形肌。

解剖:

斜方肌起于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及全部胸椎棘突,止点,上部止于锁骨外侧端,中部止于肩峰和肩胛岗上缘,下部止于肩胛岗下缘内侧。

菱形肌起于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治疗:斜方肌最容易受损,因为颈胸结合部是劳损受力点,在中间段C7附近找结节扎穿。有些患者后仰就感觉后背胀痛,这种情况让患者抱胸前屈的体位,在棘突旁寻找结节扎。如果无法改善,在斜方肌下做手法,或者扎针C67椎上堆积物,就跟腰部一样的治疗,气感到达痛处即愈。

4:颈骨正中央或两侧痛,在长强附近刺血,然后在三角肌中央找最酸痛的那个点挑筋手法,立刻就有效果。

5:各种颈椎病通用的刺血法:在环绕颈椎的异常横纹的尽头刺血,就像很深的皱纹,这是一种特殊的瘀络,油石会有黑血出来。我们用煮药罐的方法,刺血之后拔罐,疗效也不错的。


三:肩周炎

分析:引起肩痛的主要原因:

1:风湿型:以酸痛为主,阴雨天加重。

2:风寒型:以疼痛为主,夜晚加重。

3:外伤型:有外伤史,淤血阻络。

4:内分泌失调型(五十肩):早期有响声,然后出现局部痛,再严重就大面积疼痛,这种肩周炎不治也会好,女性七七四十九,男性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变化,更年期的肩周炎很不好治,内分泌失调,肩痛只是一个外在表现,这个阶段过了会自愈。有人曾经大量观察总结,得出结论,如果50岁没有肩周炎,50—60岁无病;60岁没有心脑血管病,60—70岁健康;70岁还有性功能,能活到100岁。

5:颈型肩周炎:典型症状是双肩交替出现临床症状,这种肩周炎要治疗颈椎病,有一部分患者C3、4椎间孔变小,不一定颈椎有症状,但也会引起肩痛,把颈椎问题解决了,肩周炎也就自然好了。

6:长期废用:缺少锻炼运动,自然规律,不用则废,不用则退,长期肩关节没有得到正常合理的牵拉转动,逐渐形成肩关节冻结性疼痛,那就必须要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配合主动的自我功能修复锻炼。

注意:久治不愈的肩周炎,要拍片看看肺尖有无肿瘤。

解剖:

肱二头肌的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结节,短头起于喙突尖,分别止于桡骨粗隆后方。

肱三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关节盂下方,内侧头外侧头均起于肱骨背面,三个头会和成肌腹以扁腱止于尺骨鹰嘴。

大圆肌起于肩胛骨下角和外侧缘下1∕3,止于肱骨小结节下肱二头肌沟内侧缘。

小圆肌起于肩胛骨外侧缘上2∕3,止于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

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

治疗:肩部疼痛,分析动作受力,做搭肩、摸头、后背这三个动作,首先是要屈肘,屈肘有影响的是肱二头肌受损,痛点多在止点,治疗在肌腹长针斜刺。喙突处有痛的,也扎一下,方向很重要。

1:能屈不能搭肩,对抗肌是肱三头肌的长头,起止点痛,解决肌腹的张力问题。

另外还有大圆肌和小圆肌的问题也会影响肩部活动功能,这两条肌肉起点比较大,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止点在大结节处,比较容易劳损,肌腹在天宗穴处比较多结节形成,顺肌肉纤维走向斜刺。

2:摸头动作,不能屈是肱二头肌,还有胸小肌附着处喙突和肩胛下1/3处大圆肌,让患者上举,抓住腋下大圆肌五秒钟即变软,如果扎针,就侧卧举手,针尖朝腿方向向下扎大圆肌的肌腹。

3:不能上举:能屈不能举是冈上肌的问题和肩胛提肌。冈上肌的作用,是上抬,抬过肩之后就是另外的肌肉用力了,所以冈上肌的问题表现在手臂抬举无力,帮忙能上举,抬过肩又好了,但上举后放下无力。冈上肌治疗在肱骨大结节处,针后再扎∠中关(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处,类似大陵)⊥中白(中渚),立刻就好了。

4:后背动作,肱二头肌肌腹是一个治疗点,如果喙突这里有颗粒状结节,也一并扎开,喙突这里外缘和下缘都做。第二个治疗点是肱骨肩前的小结节,也就是盂肱韧带处。

5:能背过去,但不能上弯,是颈胸结合部受损,那属于菱形肌,扎针即可后弯。

6:肩膀已经冻结的,抬肩,在肩窝处进针,鸡爪刺,减轻肩关节内压,有比较明显效果。

以上问题解决以后,已经有明显改善了,再加针灵骨大白+肾关,效果立刻又好很多。



四:肩膀扭伤

根据患者伤的情况,先局部痛点刺血拔罐,或尺泽放血。如果夜晚睡觉疼厉害的,在小腿外侧中间偏上一段(胆经区域)寻找瘀络刺血。然后针对侧∠肾关+阳陵泉,再看所伤经络,如果前外侧痛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加针⊥合谷、三间做牵引动气。如果是外后侧面痛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加针⊥中渚做牵引动气。后侧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一般在大小圆肌处痛,加针⊥后溪做牵引动气。



五:肩胛提肌损伤

在局部行肌肉斜刺法,或刃针,然后再针∠肾关⊥后溪,立竿见影。

六:肘部损伤

分析:一般常见有高尔夫球肘和网球肘。网球肘绝大部分可以一两次治愈,如果局部有粘连,拍片滑车没间隙的就不好治,有间隙的还可以改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肘关节扭伤。

1: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旋前痛,是肱三头肌损伤,在肱三头肌外侧头治疗,三角肌下缘,找到条索或压痛点,压住让患者活动,不痛了,这个就是治疗点。

反旋痛,是肱三头肌内侧头,与外侧头挨着的,这种状况一般是不能快速伸缩手臂,压住内侧头,立即就可以甩手了。

屈肘痛,还是肱二头肌的问题。

如果再顽固的,局部肱骨小结节有颗粒,也扎一下,在上臂和前臂经筋方向寻找条索状压痛点,用粗针斜刺。

以上问题处理之后,加针∠曲池+手三里+风市(曲池贴骨进针),⊥灵骨(或外关)做牵引动气。一般都能够很快解决。

2: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炎)

解剖:

旋前圆肌浅头(肱骨头)起于肱骨内上髁,深头起于尺骨冠突,止于桡骨中下1/3外侧。

分析:大部分都是肱二头肌和旋前圆肌牵拉所致,肱二头肌牵拉还会造成手麻,手麻的原因牵拉了旋前圆肌。这两条肌肉寻找结节扎针,然后毫针∠心门(在尺骨鹰嘴突起之上端一寸五分陷中)+⊥后溪(腕顺一)做牵引动气。

3:肘关节扭伤

外伤或扭伤的,先视情况做一下理筋手法,再在小腿肝胆区和肘弯局部疼痛厉害处点刺拔罐,然后针∠灵骨+阳陵泉(或风市),有特效!


七:手麻:

分析:手麻的几个原因,1:血液循环不好;2:缺钾;3: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解剖: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在养老和豌豆骨这两个部位扎针比较安全。

1:血液循环不好:有几个原因,解剖学来说主要是正中神经卡压,正中神经受卡压引起手麻,这种手麻一般是中间三个指头麻木,或四个指头麻木,或五个指头全麻。大多数属于腕横韧带的问题,一般是夜间睡觉手麻木或早晨起来指关节痛,但不是类风湿那种,一般是长久的劳损或受寒引起,腕横韧带卡压肌腱,就扎养老和豌豆骨这两个穴位。肱二头肌和旋前圆肌受损也会挤压正中神经引起手麻,相对比较少见。处理完了,加针手三里。

另一个是常说的臂丛神经卡压,斜角肌问题引起的麻木区域主要分布在肩和上臂处,一般不会影响到手指去,这个可以用手法做斜角肌,一般都是立刻就好了。如果还不行,可以扎针,刃针或者大针,只要气至病所,都是特效的。

再一个就是神经根卡压,属于颈椎病,神经根卡压反应到手指,主要是颈椎678椎的问题,分别是颈6管桡侧以及大指和食指,颈7管中指,颈8椎管尺侧以及小指和无名指。如果C5-6和C6-7神经根同时卡压,也会引起五指全麻。肩胛提肌劳损也是手麻的一个原因,这些是大针的特效范围,配合药罐刺血。

2:留意特殊手麻,有一些手麻跟肺癌有关系,这种一般是整条手臂都麻木厉害无力。还有个别患者手麻,在虎口处有明显塌陷肌肉萎缩,而且是长期一直麻,肌无力,这种是椎管内卡压神经,一般都是椎管内长了结核、骨癌、骨髓瘤、囊肿之类,MRI才检查的出来,X片和CT查不出,这类手麻无法治。

3:随便扎扎治手麻:有些手麻,可以在其手臂上寻反应小点,用0.5的毫针扎,有多少扎多少,每个反应点扎一针就可以,。如中指麻,在心包经线上找到反应点扎,小指麻木,在小肠经上找到反应点扎。有时效果立竿见影,立刻就不麻了,非常好用,这些反应点,当是皮下气血流注通路上的一些堵塞之物,即或是颈椎病引起的麻,有些效果也很好。



八:胸肋痛

胸肋疼痛一般有岔气和外伤,以及带状疱疹引起,带状疱疹原则上我们不治疗。治疗之前要注意一点: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先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是肝胆区刺血,刺血的时候让患者配合同时深呼吸。

胸肋闪挫伤,针内关或支沟(同侧取穴强刺激,针尖向上斜45°角刺1寸感传至胸肋部)

如果是胸部被打伤,呼吸困难的就扎灵骨大白。一般各种原因引起的胸痛,我都喜欢扎足三里,3寸针深刺,强刺激,双侧都扎,令患者配合呼吸,立刻就有明显改善。

九:背心冷

分析:背心怕冷,主要是督脉阳气上升受阻,阳气不能抵御外寒,腰阳关是阳气的一个关口,这里处于人体三关之寒湿关,如果腰部受寒,腰阳关阳气上升就弱了。

治疗:先通过手法或扎针等让胸椎部和腰椎部肌肉软组织得到放松调整,然后腰阳关这里可以灸,驱寒,让阳气有力的上行,到了命门这里,我们说命门是生命的门,肾水需要命门之火来帮助,所以命门这个地方也灸一下,再往上,到了至阳,阳气到这里,就到了一个修整的营地,该补充给养了,所以这里也要灸一下,这几个穴位用灵火透穴丹灸之后,基本上背心怕冷立刻就有改善。



十:腰椎

分析:从人体运动学分析,发生疼痛在腰部有三个动作受限:弯腰、后仰、旋转。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慢性肠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妇科病等炎症,影响导致髂腰肌功能减退,肌力下降,前力减小后力(多裂肌、回旋肌、横棘肌等脊柱稳定肌肉群)就拉紧,导致生理曲度改变,出现椎间盘膨出。如果没有内因,外因是坐姿、活动不当等,影响到回旋肌、多裂肌、横棘肌,往往影响双侧,这时会出现腰肌劳损,单独腰痛。如果内因和外因同时相伴,就很容易出现椎体错位。所以有椎间盘突出的人,一定会有慢性肠炎等。

腰椎间盘膨出的患者,可以做牵引,三月内牵引有80%有效,六个月内的做牵引有50%能有效,六个月以上的牵引无效,往往越拉越坏。

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能做牵引,有错位的,一拉就坏,如同湿毛巾旋转一拉就出水,容易加重。

如何判断膨出还是突出?摸棘突,有偏歪的是突出,不能牵引。没有棘突偏歪的是膨出,可以牵引。

急性腰痛不能按摩重压,患者趴床上后面腰部受力,力会传导到腹部,用力越大腹压越大,就会加重患者症状。

有一小部分人腰突症输液有效,就是消炎达到效果,属于肠胃不好引起的。

腹内的问题,看舌苔:黄腻有热,白厚有寒。扎针:肚脐左右旁开两指各一针,关元一针,关元下一横指半处一针,共四针,有寒的用艾灸盒加灸,一般第二天舌苔就变了。

解剖:

腰大肌起于第12胸椎及全部腰椎侧面的横突根部,止于股骨小粗隆。

多裂肌下方,从骶骨和骶髂韧带,腰椎乳突,胸椎横突,和最后4个颈椎的关节突。上方,到所有上方椎骨的棘突,包括枢椎。作用是伸展、旋转并稳固脊柱。多裂肌跨越1-2个椎体。

回旋肌下方,自一个椎骨的横突。上方,至上方靠近的2个或3个椎骨的棘突根部。回旋肌跨越一个椎体。

腰方肌起于12肋骨和上部腰椎横突,止于髂嵴、髂腰韧带和下部腰椎横突。

腹外斜肌起于第8肋外后面,止于腹白线,腱膜下缘卷曲增厚构成腹股沟韧带。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大肌和多裂肌、回旋肌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劳损肌肉。引起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有梨状肌损伤;腰骶三角区劳损;骶结节韧带损伤,坐骨结节后骶结节连接韧带,拉紧后会影响骶腰三角区。

腰大肌劳损的临床症状:翻身痛、咳嗽引起腰腿痛、有深处叩击痛、臀部歪向一侧、小腿外侧麻痛、膝关节内侧痛、早晨不能久睡、腹股沟痛、垫高腰部可缓解腰痛、有肠炎表现(解完大便腰痛就缓解)。

1:弯腰痛,坐着痛,大部分都是骶髂关节的问题,竖脊肌下连髂骨上达枕骨,弯腰时受力点在骶髂关节的髂后上棘处,髂后上棘最高点是髂腰肌,外侧是腰方肌。解剖中L5S1段有脊神经穿过,脊神经前支管运动,后支管感觉,可引起类似L5/S1节段椎间盘症状,所以有些大腿后侧症状是这里卡压引起的。而很多劳动者,比如电焊工、蹲着干活的人,这骶髂关节部位是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劳损,这类人群,这个部位是个重点。

弯腰时脊柱中间痛,在相应棘突边缘找结节条索扎针。深层的多裂肌跨越两个关节,所以痛点并不一定就是治疗点,有可能是起(止)点引起棘突痛,所以扎针要看情形。

处理完之后,再扎灵骨大白+三叉三(三焦经的中渚),让患者起身活动弯腰。

2:直腰后仰痛,主要是多裂肌,还有胸腰结合部的斜方肌引起的,在这些部位扎针。一般不同找痛点扎针,就在L1L2棘突旁紧靠着扎针,结节痛点马上就会消失。

3:旋转腰痛,翻身腰痛也是,临床上80%的腰痛,都是腰大肌引起的,腹压增大会挤压腰大肌,所以咳嗽会腰痛和放射,因为神经就在腰大肌的上面,痉挛会挤压神经引起症状。腹股沟的痛,也是腰大肌。腰大肌收缩造成旋转或翻身痛,治疗腰大肌就会立即改善,针法可以在L4横突尖下方往外斜刺。腹外斜肌也有可能引起,腹外斜肌损伤用手一摸就会痛。

注意:腰大肌损伤时间越长越难治,如果腰部肌肉比较板结,生理曲度又变直厉害,X片显示腰大肌还有钙化的,这种患者疗效都不会太好。

有一些L3横突的结节、硬块、僵硬,都是腰大肌影响,摸着硬结扎腰大肌,会感到结节一下子就滑开了。L45间直刺易扎到输尿管引起腹痛尿血,所以斜向外扎针,扎到肌肉上有阻力,感觉到弹性,扎针感到手下松软了就可以出针。

骨刺:如果腰椎拍片看到前缘有增生骨刺之类,腰大肌100%是会受到牵拉的,因为腰大肌是附着在腰椎椎体上的,前沿的增生处正好就是腰大肌的附着点。

很多X片看到椎间隙变小,也是腰大肌收缩拉紧引起的。

4:腰椎侧歪,屁股不歪的,哪侧痛就治疗哪一侧,一般两侧腰大肌都要扎,很快就正了。屁股歪的,实际上歪凹着这边是健侧,痛的对侧高凸的才是主要的治疗侧,因为那边的腰大肌拉紧了就歪过去了。S型偏歪,要在对侧应力最大处扎针,也就相当于把拉着椎体弯过去的那股力松解一下,才能够正回来。

5:侧弯腰痛,是腰方肌的问题,在髂嵴边缘往内下扎结节,摸不到结节的,就抓起腰方肌竖向朝下扎几针。

6:腰不平,一侧高一侧低,是竖脊肌肌群的痉挛所致,先处理附着点骶髂关节,然后在胸腰结合部竖脊肌扎针,滞针冲击,很快下面就会平了。

7:腰肌劳损,以腰三椎横突处痛为多见,治疗先调衡正脊,然后委中刺血,之后用刃针横突尖强刺激,再针腕顺一二+正筋正宗,基本都是一次就解决了。

8:腰棘间韧带损伤,临床很常见,先用灵火透穴丹灸局部最敏感点,然后针肾关+二角明(中指第一节中间两穴,向小指方向进针),治棘上韧带损伤和棘间韧带损伤引起的腰痛效果都非常好,特别是老年人痛在脊柱中央线上的痛效果非常好。

9:腰肌劳损伴肾虚腰痛,先用灵火透穴丹灸命门和肾腧穴,再针中白+腕顺一(后溪下一点透过去是中渚)+太溪(或肾关),很有效。

10:起坐之际痛,属于臀上皮神经损伤,还是要调节盆骨之后再看症状反应进行治疗,可在同侧肝胆区刺血,再在局部寻找浅筋膜结节松解,然后针∠中白下白和⊥足临泣,有特效。

11:闪腰岔气,腹外斜肌起于第八肋骨,止于腹股沟,很多岔气的就是腹外斜肌,但感觉是胁肋部位痛,治疗腹外斜肌就可以治愈。腹外斜肌也是引起肠炎和便秘的原因之一,脏腑点穴有抓腹外斜肌肚子里咕噜响的手法然后有便意也是这原理。调衡手法做完之后检查腹外斜肌条索斜刺。

12:坐久了腰酸腰痛:三叉三,类似三焦经的中渚穴,在印象来说相当于人的肾脏部位,这个穴位扎针常有奇效。

13:腰骶椎慢性酸胀痛,逢阴雨天发作或睡到天亮时痛醒:掀起患者的上嘴唇,在上唇内系带寻青筋点刺出血,这里是督脉的止点。然后针木火穴,再在局部寻找筋结斜刺。木火穴在中指第一二节指关节的正中间。效果相当好。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9-16 17: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坐骨神经痛

解剖: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孔侧方的骨盆面上,止于股骨大粗隆尖。

臀中肌起于髂翼外面和臀筋膜,止于股骨大转子。

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嵴外侧缘,止于腓骨小头。

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起于髂前上棘及髂臼上缘骨体前面上3∕4处,股骨嵴外侧唇和大转子下部股骨嵴内侧唇,止于胫骨粗隆。

阔筋膜张肌起于髂前上棘及其后侧的髂嵴,移行于髂胫束达胫骨上端。

髂胫束起于髂嵴外唇,止于胫骨外侧髁。

胫骨长肌起于胫骨外侧面上23和胫骨外侧髁,其肌腱通过外踝的后面并跨越足底止于内侧垂呛偷谝货殴堑幕?撞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20 18:20 , Processed in 0.46189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