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2|回复: 1

铍针配合火针治疗手指屈肌腱鞘炎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0-29 1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0-29 17:06 编辑

    摘要: 目的探讨铍针配合火针在治疗手指屈肌腱鞘炎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 66 例手指屈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5 例,对照组 31 例。观察组采用铍针配合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共治疗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经《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铍针配合火针治疗手指屈肌腱鞘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火针治疗组。
    关键词: 铍针;火针;手指屈肌腱鞘炎
       手指屈肌腱鞘炎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或扳机指,好发于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屈、伸指活动过程中,在掌指关节掌侧感觉酸胀、疼痛,严重者会出现弹响,甚至绞锁,导致屈、伸指功能障碍。这种疾病成人、儿童均可患病。笔者通过观察铍针配合火针治疗手指屈肌腱鞘炎观察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66 例病人全部来自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到铍针配合火针治疗组及火针治疗组。铍针配合火针治疗组 35 例,男 19 例,女 16例;火针治疗组 31 例,男 18 例,女 1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1)有手部劳损病史;2)手指关节活动不灵活,局限性疼痛,劳累及受凉后加重;3)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患指屈伸活动受限,或有弹响或绞索。
       1.3 纳入标准 1)自愿参加本临床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符合上述手指屈肌腱鞘炎的诊断标准;3)年龄 3065 岁。
       1.4 排除标准   局部皮肤破损及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有出血倾向者合并有严重冠心病、高血压等急重症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
       1.5 剔除标准不能完成铍针配合火针治疗过程的,无法判定疗效。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1)患者仰卧或坐位,五指分开、手心向上、手背略垫起,使手掌及指间关节均呈过伸位,找到患指最明显的压痛点、硬结以及弹响处,用龙胆紫笔标记,常规消毒,铍针于皮肤呈 90 度刺入,在腱鞘内纵行剥离3~4 次,出针后立即被动屈曲和伸展指掌与指间关节。刺入中要避开神经及血管。
2)三天后患者患指屈伸活动可,局部有轻度肿胀及压痛,弹响消失。患者取坐位,患者仰卧或坐位,五指分开、手心向上、手背略垫起,使手掌及指间关节均呈过伸位,常规消毒,选用不锈钢单头火针,在上次施术部位使用火针治疗。施术者靠近针刺部位,右手握笔式持针,将针尖深入酒精灯中烧的针身通红,快速将针刺入痛点及周围,34 次,深度 12mm,快进快出,不留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局部,术中要避开神经及血管,禁忌深刺,术后局部 2 天内不要浸水。2 次治疗结束为 1 疗程,第 7 天时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   患者取坐位,患者仰卧或坐位,五指分开、手心向上、手背略垫起,使手掌及指间关节均呈过伸位,找到患指最明显的压痛点、硬结以及弹响处,用龙胆紫笔标记,常规消毒,选用不锈钢单头火针,施术着靠近针刺部位,右手握笔式持针,将针尖深入酒精灯中烧的针身通红,快速将针刺入痛点周围,深度 12mm,快进快出,不留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局部。术中要避开神经及血管,禁忌深刺,术后局部 2 天内不要浸水。3 1 次,2 次治疗结束为 1 疗程,第 7 天时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标准。1)治愈:指掌侧部无肿痛,无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交锁现象。2)指掌侧部基本消失,有轻度肿痛,有轻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交锁现象,病情程度及疼痛程度改善 1 个等级以上。3)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活动时仍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交锁现象。4)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用 t 检验分析;反之,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疗效比较用等级秩和检验方法。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经《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
3.4 病例   患者,王某,女,46 岁,工人,于 2013 年8 月 16日就诊。主诉:右侧食指关节活动时疼痛 3月余。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治疗,以“腱鞘炎”给予针灸、按摩、局部封闭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劳累后症状即有加重。此次于 15 天前因家务劳累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夜间明显,常可痛醒。检查见:患指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患指屈伸活动受限,有弹响。诊断:右侧食指腱鞘炎。治疗:先用铍针治疗(操作如前述),治疗后患者即感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可自由屈伸活动。3 天后患者复诊时患指屈伸活动可,局部有轻度肿胀及压痛,弹响消失。给予火针治疗(操作如前述),3 天后复诊,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无不适症状。
       4 体会
       手指屈肌腱鞘炎是一种慢性劳损性疾病,发病缓慢,属于中医“伤筋”、“筋痹”,本病治疗的重点在于是粘连的筋膜,肌腱松解,特别是对发病时间长,疼痛剧烈,指关节活动受限的病人,一般的中药外敷,封闭治疗无效的患者,适宜本法,且此法操作简单,不用局部麻醉,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此前此类疾病患者多采用手术或小针刀治疗,此法效果肯定,但是操作复杂,创伤大,恢复慢,后期局部瘢痕还有可能影响局部关节功能。
本次使用铍针是在古“铍针”的基础上改良而来,铍针直径 0.5~0.75mm,全长 5~8cm。针头 1cm,针体长 4~7c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口线为0.5~0.75mm。针柄是用钢丝缠绕的普通柄,长约 3~5cm。治疗时使刀口线和手柄的平行标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治疗原理:铍针疗法是运用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病是由于该处肌腱与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局部出现渗出、水肿和纤维化,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变粗,造成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受阻而致。由于局部炎性渗出、肿、粘连等因素,使得腱鞘腔内压力高,表面的张力增高,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梢因承受相应的张力和刺激而出现疼痛。中医理论认为此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此方法可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7: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火针是从古代“九针”中的大针衍化而来。火针疗法的治病机理在于借“火”之力刺激穴位或局部,具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以及以热引热、行气散毒的作用。现在临床研究认为以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黏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炭化,黏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流循环状态随之改善。
      本项临床观察表明,铍针配合火针在治疗手指屈肌腱鞘炎时效果显著,加之现在基层医院针灸科条件限制,此法也易学,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费用低廉,见效快,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8 19:33 , Processed in 0.88511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