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5|回复: 1

董氏儿科治疗经验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12

回帖

60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04
发表于 2015-4-14 15: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医精诚 于 2015-4-14 15:48 编辑

        三棱、莪术二药,经适当配伍,治疗小儿食积、气滞、疳积、瘀阻等,常与四君、四物相伍,气滞者佐以理气,食积者参以消导,每能药中病所,辄取良效。
      “董氏儿科”历史渊源,历经七代,其医术名蜚海内外,特别是第四代传人董廷瑶老先生(1903年~2002 年)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原上海中医文献馆馆长,被誉为当代中医儿科之泰斗。他在八十多年中医临床、数百万人次的治疗实践中,创立了“推理论病,推理论治”和“证治九决”(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知变)的学术思想。并形成了董氏儿科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疗风格。其后人董幼祺为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延承着董氏儿科的学术思想。现将董氏儿科运用三棱、莪术的经验介绍如下。
       三棱、莪术二药,味苦平无毒,入肝脾二经。功用行气、消积、破血、止痛,适用于治疗癥瘕积聚、心腹疼痛、胁下胀痛、闭经等证。对于儿科临床经验,用治新生儿黄疸的肝脾肿大、小儿疳积、食积、血小板减少等证颇为灵验。
       实证多积以消为主
       治新生儿黄疸的肝脾肿大,当分虚实。实证可见面目黄染,腹满胀气,按之满实,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偏红,啼声响亮等症。凡属实证者,每以三棱、莪术为主,配以清热利湿的茵陈、连翘、赤小豆等;对食滞、疳积等症,口秽苔腻,现腹满胀痛者,以三棱、莪术配合消疳导滞的胡黄连、五谷虫、木香、青陈皮、谷麦芽等,切中病机,合理施治,每获良效。
       病案 1:张某,男,3 个月。初生三月,黄疸不退,目黄肤黄,大便陶土色,每天 45 次,小溲短赤,腹部胀满,矢气频多,舌苔白腻,吐恶严重。
证属湿热阻滞,气机失调。治以清热化湿,调畅气机。
       方药:茵陈 9 克,连翘 9 克,青皮 6 克,陈皮 4.5 克,煨三棱 4.5 克,煨莪术 4.5 克,煨木香3 克,川楝子 9 克,大腹皮 9 克,鸡内金 6 克,7 剂。
       服药一周后,黄疸即见明显消退,腹部转软,矢气减少。
       按:本例患儿系阻塞性黄疸,中医辨证属湿热交阻,气滞血瘀,肝脾不和。故在利湿清热退黄剂中加入破气活血散结之三棱、莪术二味药,取其能通肝经瘀血,破血中之气滞。综观全方,三棱、莪术二药与理气破结的川楝子、鸡内金、大腹皮、青陈皮,与清热利湿的连翘、茵陈等相互协调,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肝脾肿大疗效是可靠的。
       病案 2:李某,男,3 岁。形体瘦弱,面色萎羸,胃口不开,平时口馋喜啮衣被,腹痛常作,大便间隔,舌苔薄腻,脉象细数,针刺四缝穴液少。
证属疳积,治以消疳杀虫为主。
       处方:胡黄连 2 克,醋炒五谷虫 6 克,使君子 9 克,青皮 6 克,煨三棱 4.5 克,煨莪术 4.5克,炒谷芽 9 克,佛手 6 克,广木香 3 克,炒神曲 9 克,6 剂。
       按:本例患儿,以四诊合参,加之针刺四缝穴见液,实属疳积虫扰。临诊时凡遇此类病孩,可在消疳理脾药中参入三棱、莪术二味。《本草经疏》谓:“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癥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滞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我们体会,对重度疳积患儿见到腹满,按之而硬者,选用三棱、莪术施治,收效甚佳。
       虚证夹瘀以健脾为主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尤其是体弱易感儿童,一旦得病,每因邪盛正伤,往往出现虚实寒热夹杂之症。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而致正虚邪恋。
       人以胃气为本,在祛邪的同时勿忘扶助正气,处处顾及胃气,使化源不绝。对久治不愈之疳积,血小板减少伴有肝脾肿大等患者,在消疳化瘀的同时,加用益气健脾养胃和血之品,亦能收到良效。
       病案 3:徐某,男,15 个月。时有皮下出血点,胃纳尚可,舌苔薄润,舌边紫色,二便尚调,肝脾肿大,曾在外院验血,血小板仅 5.6 万。
证属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治以活血和血为主,佐以消瘀散结。
       处方:当归尾 6 克,赤芍 6 克,桃仁 6 克,红花 4.5 克,墨旱莲 9 克,冬青子 9 克,大生地9 克,煨三棱 6 克,煨莪术 6 克,生甘草 3 克,7 剂。
       病案 4:马某,女,5 岁。疳积已久,形体瘦弱,毛发枯黄,胃口不开,平时喜嗜零食,腹满较软,舌苔薄润,大便通调。针刺四缝穴液少。
此乃脾胃素薄,疳久本虚。治拟消疳扶脾法,以开其胃。
       处方:陈皮 3 克,醋炒五谷虫 6 克,煨三棱 5 克,煨莪术 5 克,生甘草 3 克,炒党参 5 克,焦白术 6 克,茯苓 9 克,佛手 6 克,焦楂曲(各)9 克,7 剂。
       按:上二例患儿均为久病体弱儿,病程长,病情较为复杂,故难取速效。例 3 患儿系血小板减少伴有肝脾肿大,血虚挟瘀之象明显。故在养血活血的同时,兼用破瘀消积之三棱、莪术,活血以行瘀,益气摄血,使气血冲和。经数次调治,患儿腹满、肝脾肿大之症明显消退,再进养血和血之品,调治数月,血小板计数和肝脾肿大均恢复正常。例 4 患儿用益气健脾,消积开胃,佐以活血化瘀法,其目的在“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使疳症得以渐消。二诊后腹满已软,纳谷宜动,脾胃之气渐复也,则以调理脾胃为主,而使疳化复康。总之,运用三棱、莪术二药既要果断及时,又要中病即止,而辨证精细、审证明确,必为前提。

106

主题

112

回帖

60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0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4 15: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家张洁古认为:“三棱能泻真气,真气虚者勿用。”又谓:“故凡以消导必资人参、芍药、地黄之力,而后可以无弊,观东垣五积方皆有人参,意可知矣”,“盖积聚癥瘕,必由元气不足,不能运化流行致之,欲其消也,必借脾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只一味专用克消,则脾胃之气愈弱,后天之气益亏,将见故者不去,新者复至矣,戒之哉”。

    临床上选用三棱、莪术二味时,须掌握一定的尺度:气滞、食积、血瘀者用之,中病即止,待积散瘀化,即去两药,调服而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清代名医张锡纯在破血药中亦独喜用三棱、莪术。以其既善破血,尤善调气,论述更为精辟谓:“补药剂中以为佐使,将有瘀者瘀可徐消;既无瘀者,亦可借其流通之力,以行补药之滞,而补药之力愈大也。三棱、莪术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仅此数言,简明概括,对我们的临床用药很有现实指导意义。因之我们常将三棱、莪术二药,经适当配伍运用于儿科消化道常见病之食积、气滞、疳积、瘀阻等症,每与四君、四物相伍,气滞者佐以理气,食积者参以消导,每能药中病所,辄取良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2 09:30 , Processed in 0.17358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