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5-6-16 16:06 编辑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粗细针具烧红后于选定部位或穴位速刺疾出的疗法,多用于治疗痈疽、瘰疬、顽癣和痹病等。血管、内脏及关节附近等处禁用。火针具有激发经气,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使经络通达,气血畅行,因此这种疗法在《针灸学》中又称“温通刺法”。 火针的渊源 火针,又名大针、煨针、燔针,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制作。火针一词始见于唐代医家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在此之前,《内经》中称火针为“焠针”、“燔针”,称火针疗法为“焠刺”。《伤寒论》称之为“烧针”。在此之后,《针灸资生经》称之为“白针”,蜀地人称之为“煨针”。自明代以来,《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集成》等均相袭称之为“火针”。《医宗金鉴 刺灸心法要诀》中解释,“大针者即古人之燔针也。”“大针”以其粗大坚硬,方便用于火针施术操作的特性使之成为现代火针的雏形。《灵枢 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古人相沿均用比较粗长金属针的针柄以竹木固定隔热,把针尖放在灯上烧红,刺向气穴病所。故可以说火针是针刺与灸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火针的产生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素问 异法方宜论》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其中“火芮”原作烧的意思,在古医书中指用火针(烧针)、温针或砭石加热以刺激体表局部的疗法。自王冰注《素问》,直到唐代仍然是“北人正行其法”,所以认为火针源于北方。 火针的古代临床应用 火针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内经》记录了火针的用法和适应证,但主要局限于痹证。如《灵枢九针论》篇曰:“,,以取大气不能于关节者也,,,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以泻机关之水也。”《灵枢官针》篇曰:“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说明火针可以用于治疗凡因水肿而阻碍大气不能通过关节的痹证。《灵枢 四时气》篇曰:“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焠刺之。”说明火针可治疗经筋骨脉病症。《灵枢厥病》篇曰:“肠中有虫瘕及蛟虫有,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作痛,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虫有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说明火针可治疗腹中虫证。《素问 调经论》记载:“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针药熨。”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扩大了火针的应用范围。《灵枢经筋》篇曰:足太阳之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名曰仲春痹也。,,手少阴之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强调火针治疗经筋病变,手法要快,针刺的次数以见效为止,以痛处为腧穴。《灵枢 寿夭刚柔》篇记载:”刺布衣者,以火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说明病邪的性质以寒为主,施针对象应体质壮实。《灵枢经筋》载有:“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表明火针的适应证是寒痹,而热痹为禁忌证。 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火针不宜用于治疗外感热病,若误用火针,则致心阳虚损,下焦寒气上逆而奔豚,心神浮越而致烦躁,阳虚不能养神则惊狂不安,甚则会致肾阳虚衰。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用针略例第五》中正式提出了“火针”这一名称,并进一步记述了火针的操作技巧,“务在猛热,不热则即于人有损也”。在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提出巨阙、太仓、上下管等禁用火针的穴位,并把火针的治症范围扩展到外科和急症等多种疾病,如疗毒、疮疡、痈疽、目眩、走马黄疸等。《千金要方 风眩》卷十四记载:“夫风眩之病,困急时但度灸穴,使火针针之,无不瘥者,初得,针竟便灸,最良。”风眩指因风而起的眩晕,火针疗法可以熄风解郁。说明火针也可用于内科疾病。 宋代医家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记载了心脾痛、脚卒肿、腰痛、喘、腹寒热气等症的火针疗法。一般多用浅刺针法,在病处“以火针微刺之”“微刺诸穴”,并提出刺血法,如治脚卒肿“以针置于火中令热,于三里穴,刺之微见血,凡数次,其脚肿如失”,但此法目前临床较少用之。王氏选穴少而精,多在四肢、躯干部肌肉丰厚处,如足三里、肾俞等。 另外,唐宋间出现了专以火针烙黄为业的专科医生,并出现了火针烙黄的专书------《点烙三十六黄经》,足见当时火针烙黄运用之广泛。 明代众多医家推动了火针的应用向外科方向发展。如明代《外科正宗》:“治瘰疬、痰核,,将针烧红,用手指将核握起,用针当顶刺四五分,核大者再针数针也妙,核内或痰或血随即流出,候尽以膏盖之”。明代《景岳全书》:“痈疽为患,无非气血壅滞,留结不行之所致,凡大结大滞者,最不易散,必欲散之,非借火力不能速也,,”。薛生白在《外科枢要》中记载了火针治疗流注、附骨疽等,有助于排脓、敛口、生肌。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所述火针的适应证包括外科的溃脓、疒徵积、结块、风湿痹证、瘫痪等。尤其用于治疗瘫痪,书中评价甚高:“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盖火针大开其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详述了火针治疗瘰疬、鱼口、便毒、横痃等病。汪机的《外科理例》除了用火针治疗附骨疽、气毒、流注之外,还详述了火烙法,其治与火针相似,但形状有别于火针,“其针圆如筋,大如纬廷,头圆平,长六七寸,蘸香油于炭火中烧红,于疮头近下烙之”。这种方法是将火针针尖改为圆状针面,扩大了火灼的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方便。同时,也避免了因火针头细,烧灼面积小,针离开火源后容易变凉,而需多次反复烧红针尖的麻烦,为外科疾病特别是一些皮层赘生物、外痔的治疗提供了方便。杨继洲《针灸大成》总结了前人的用针经验,从火针的操作技巧、适应证、禁忌证、禁刺部位等方面作了总结。后来的著作《针灸逢源》、《中国医药汇海》等书都收集了《针灸大成》的内容。张介宾进一步区分“焠针”与“煨针”之别,认为“焠刺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不但也,寒毒痼结,非此不可。”煨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耳,不必赤也。说明前者为火针,后者为温针。 清代医家吴仪洛《本草从新》将火针用于治疗眼科疾患。《圣济总录钩割针镰》卷一百一十三曰:“凡目生顽翳者,可用火烧铜针轻点,传波斯国银矿名悉兰脂,点之不痛,勿用别法。”又《医学纲目牙齿痛》卷二十九曰:’治齿痛:金钗股火烧针痛处,即止。”顾世澄《疡医大全》系统总结了其本人及当时诸医家如申斗垣、周文采、胡公弼、蒋示吉等在外科痈肿方面的火针治疗经验。 民国时期,火针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但在民间仍广泛应用。 火针的现代临床应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火针也逐步得到改进。由原来的植物油烧针改为酒精灯烧针。近几年来又出现了电热火针,不但提高了烧针的温度,而且清洁卫生,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许多便利。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现在的火针大多选用钨锰合金的材料制成,使其既耐火烧,又能保持其硬度,临床应用范围也扩大许多。火针常用于下述几个方面。 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火针治疗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的功能。气血行,脉络通,使痹阻于头部的寒湿之邪驱除,可用于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脊神经炎、腰椎风湿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的治疗。治面瘫时,先在患侧面部反复按摩,以面部红润有热感为度,用左手挤压舌板,将病人患侧口角与腮撑起,右手持火针直刺患侧口角赤白肉际处。出针后快速点刺患侧太阳、天牖穴。6~7 d针刺1次。治疗腰背、关节、腿痛,在发病周围软组织处找到压痛点进行火针点刺治疗。 祛腐透脓,消除疮疡 火针在治疗顽固、重危痈疡方面疗效显著。尤其对用药物久治不愈的痈疡、瘿瘤、流痰等病症有显著效果。一般方法是选择脓肿最软,皮肤最薄,且最有利于脓液排除的部位作为进针点,一般要三针,即中心部位一针,上下或左右再刺两针,快速刺入脓肿,手下有落空感时拔出,挤压针孔周围的脓腔,使脓液尽可能排净,以后每日加压排放脓腔分泌物一次,直至痊愈。对于经久不愈的疮疡或其它慢性溃疡可用中等粗细的火针在疮口四周’围刺”,若疮内有腐肉,可再在疮口正中刺一针。 软坚散结,消除肿块 火针最大的特点就是消疒徵散结,可治疗各种因气、血、痰、湿等病理产物积聚而形成的肿块、包块。尤其对痰核瘰疬、鸡眼、脂瘤、胶瘤、粉瘤、纤维瘤等有较好的效果。火针治疗痰核瘰疬,对肿块结节型,选其最大者,在上、中、下各刺一针,刺入核心,快刺疾出,其深度以穿透肿块而不刺到正常组织为度;对脓成未溃者,用粗火针直刺病灶中心,留针1~2 min,以清除消化干酪样坏死组织;已化脓或溃破者,不需留针,在其周边0.15 cm处用火针浅刺、围刺,使针刺部位形成孔道,以利脓液的排除,施术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周灼刺1次,针刺点应交替进行;有窦道渗出形成瘘管时,以适当长的火针直接刺入管腔,以祛腐生新,促其收敛。火针治鸡眼,把烧红的针对准鸡眼基底部中心坚硬如钉处,快速刺入鸡眼角质核底部,至针下有抵空感或溢出少许白色液体后出针,进针的深度与火针烧红的长度相一致,以焦化鸡眼角质层,务必一次烧透除根。一般一次即可脱落治愈。对于脂瘤、粉瘤可用火针治疗,针具在烧红后要快、准施刺,在病灶周围斜刺3~4针后,于顶部中央处直刺1针,要透过瘤子的底部。针刺后挤出内容物,物出尽后包扎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