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医养生 于 2015-6-17 15:59 编辑
所筛选出咳嗽的68例患者中,小于16岁10人,16岁至65岁以下42人,65岁及以上16人;发病时间2周以内13人,2周以上1月以内23人,1月以上32人。 干预情况:总诊治150次,其中初诊68次,单诊人数28人,复诊人数40人,总复诊次数82次,运用传统中医辨证施治,内外兼顾,内服给予中药汤剂,外治予中医刮痧术、放血术。辨证“胆肺郁热”,“胆肺郁热、络脉不通”,“胆肺郁热、肺气闭郁”用宣肺解郁汤96次;“痰湿阻肺、风寒外束”,“痰热阻肺,肺气闭郁”,“肺气闭郁、络脉不通”,“肺气闭郁,风热上扰”用麻杏石甘汤12次;“风寒肺热”,“上焦风热夹湿”用荆防败毒散9次;“肺热鼻渊”用泻白散4次;“痰热阻肺”用小陷胸汤和小柴胡汤4次;“湿热伏火”用泻黄散4次。初诊运用刮痧术51次,放血术48次;总诊治150次中放血术97次,刮痧术72次,刮痧术及放血术合用38次。 治疗方法:对68例病人均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之下,采用药物内服并配合使用具有刺络泻邪刮痧术和放血术给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刮痧术:刮莎术的施术指标:按照刮痧术的辨证要点,对凡是咳嗽病证中兼夹人体昏胀、困倦、烦满、腻象的浅表络脉受邪的肌肤痧证候特点的病人配合使用刮痧术。 刮痧操作方法:完全按照中医浅表剌激皮肤的半刺手法选择具有古纔针形态特点的刮痧工具,涂抹药油介质之后,进行头部、项肩背部、腰部的刮痧,令其皮肤出现明显的红色、深红色或者紫色疹状改变。 放血术:放血术的施术指标:按照手太阴肺经之疲的特点,对凡是咽喉干浬发痒,疼痛突出、 咳嗽日久,咳声剧烈,声音嘶哑表现的病人,都配合使用放血术。 放血术操作方法:采取缪刺手法针刺少商、商阳,或者配合关冲等穴位,令所刺穴位出血3到5个棉签头(约0.3--0.5mm)左右即可。 另外,在选择刮痧术和放血时,对凡是同时具有刮痧术和放血术诊断指标的,则两种外治技术同时使用。 中药:常用方剂宣肺解郁汤,用麻杏石甘汤,荆防败毒散等,以宣肺解郁汤为例,常用药物有瓜蒌壳、瓜蒌仁、棺梗、积壳、柴胡、法半夏、郁金、苦杏仁、莱菔子、炒山楂、青黛、黄芩、苍耳子、牛蒡子、连翘、荆芥、甘草、麻黄、石膏等,目的宣肺解郁、止咳化痰、祛邪通络。 案例举例:初诊:庄某,女36岁,以“反复咳嗽2+月”来诊:春节前后感冒咳嗽,饮食香肠腊肉等,咳嗽反复。上月西药治疗后咳嗽缓解,但又饮食烧烤等之后1周又发作。现仍未忌口,饮食牛肉等,现在突出的症状是,咳嗽,咯痰不利,略有胸闷,口干苦,咽喉干浬,头昏,人倦,欲饮冷水,脉细弦软,舌红,苔黄润略腻。辨证为“肺气闭郁,络脉不通”,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刮痧1次、放血1次(少商、商阳穴)”,方药“瓜蒌壳30瓜蒌仁30桔梗10枳壳10麻黄5石膏30柴胡15法半夏10黄等10青黛15射干15牛蒡子20莱菔子30苍耳子10连翘20荆芥20厚朴20甘草10,3付,水煎,日一剂分3-4次服”。要求严格忌口,合理作息,注重养生调护。 二诊:咳嗽次数明显减少,程度减轻,晨起咽喉干浬,现在突出的症状还有:略胸闷,偶咳嗽略疲,大便稀日3-4次,人倦,脉细濡,舌红,苔淡黄润略腻。辨证为“肺气闭郁,络脉不通”,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刮痧1次、放血1次(少商、商阳穴)”,方药“瓜蒌壳30瓜蒌仁30桔梗10枳壳10麻黄5石裔30柴胡15法半夏10黄菩10青黛15射干15牛姜子20莱菔子30炒山楂30连翘20荆芥20厚朴20甘草10,3付,水煎,日一剂分3-4次服”。 三诊:咳嗽减少,今日未咳嗽,现在主要症状是人倦,易饥,口干,口苦,咽喉粘痰,胃胺按压不适等症状,大便畅日解三次左右,脉细濡,舌红,荅黄腻。辨证为“胆胃湿热”,处方“栀子厚朴汤加减、放血1次(少商、商阳、关冲穴)”,方药“栀子15厚朴25枳壳15槟榔10柴胡15法半夏10黄莘10莱菔子30炒山楂30牛蒡子10浙贝20薏苡仁30郁金20瓜蒌壳30连翘15荆芥20甘草3,3付,水煎,日一剂分3-4次服”。 四诊:咳嗽基本停止,现在尚余留人倦,头昏,短气不耐劳累,纳差,口干苦,腹部略有胀满不适,大便次数较多,睡眠有梦,脉细濡略数,舌红,苔黄润略腻。辨证为“脾胃湿热伏火”,处方“泻黄散加减”。 案例总结:本案中患者经辨证施治给予中药内服及中医刮痧术、放血术外治后咳嗽告愈,后期出现胆胃湿热及脾胃湿热伏火证候,分别予梔子厚朴汤、泻黄散加减调理而收到标本兼顾的效果。 患者在就诊中有肌肤癖表现“昏胀、困倦、满、腻象”、及手太阴肺经之癖的“咳嗽”病证存在,而且在发病过程中,也有明显的饮食腊肉香肠、烧烤、牛肉等等容易造成络脉受邪的痧证因素,因此针对肌肤痧证给予中医刮痧术,血肉痧证给予放血(痧)术,故而治疗过程中显效突出。需要注意的是在辨证治疗咳嗽病证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审证求因原则,杜绝痧证生成的原因,要求严格忌食辛辣厚味燥性等食物,同时重视整体的分步骤,有目的综合调治,是治疗该病人的重要思路。 咳嗽伴有痧证的客观性 咳嗽是一个以肺系功能失调的一个中医病证。对其治疗一定要分清外感内伤的虚实证候特点才能准确地给以治疗,在曾上劼劫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在缠绵的咳嗽病证中,的确存在着犹如清代郭右陶先生《痧胀玉衡》所阐述的伤风咳嗽莎、咳嗽呕哕痧和手太阴肺经痧证。比如在咳嗽病证中多伴有昏胀、困倦、烦满、腻象的肌肤疲,以及咽喉干涩,咳嗽剧烈,声音嘶哑等手太阴肺经痧证,在这些病证中,只要配合了剌络泻邪特征的刮痧术、放血术之后,不仅能很快缓解痧证的临床症状,更能明显地提高治疗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病证临床疗效。 中医刮痧术、放血术治疗晐嗽的理论根据 在《素问 三部九候论》中明确提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是指在中医临床使用补泻的方法调理虚实证候之前,一定要先去血脉血络中的病气,这是调理虚实证候的先决条件。在对各类疾病整体调治过程中,都必须先辨别经络病邪的存在有否,只要有络脉受邪的旨征,必先排解络脉病邪,这是对于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使用具有中医刺络泻邪作用的刮痧术、放血术的重要理论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