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栀子花开 于 2015-7-4 16:16 编辑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有“筋与脉并为系”之说,经筋理论早在《灵枢 经筋》中就有了系统论述。张介宾曾曰:“愚按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为。”经筋有别于十二经脉,两者各司其职,故十二经脉之外复有经筋。经筋亦为经络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经筋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视。 循行分布特点分布以经脉为纲纪、无脏腑属络 经筋循行起止在《灵枢经筋》中有详尽的描述,各经筋的循行分布路线以经脉为纲纪,即与其同名经脉的体表循行分布基本一致:手六经筋分布于人体上半身,足六经筋分布于人体的下肢、躯干及头面;手足三阳经筋行于外,手足三阴经筋行于内。正如张介宾曰:“凡十二经筋所起所行之次,与十二经脉多相合”。然而经筋循行又不完全受经脉约制,亦有部分经筋超出或不及同名经脉循行范围。如足太阳之筋“别入结于舌本”,“结于肩”,“上结于完骨”;手阳明“绕肩胛,挟脊”等均超出了经脉体表循行范围,而足厥阴之筋仅循行至阴器,远不及足厥阴肝经的分布范围。十二经筋中仅手三阴经筋和足太阴经筋内行于胸腹腔内,其余经筋均循行于体表,经筋体内循行范围亦不及经脉。《黄帝内经太素》曰:“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不同,并不属络脏腑,故经筋命名中只分手足阴阳,而未冠以脏腑之名,足以见《灵枢》用词精辟。 循行方向呈向心性 手三阳之筋从手走头,手三阴之筋从手走胸,足三阳之筋从足走面,足三阴之筋从足走腹,由此可见,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终于头身,呈向心性的循行汇聚。经筋的这种向心性循行模式也决定了其不能象经脉那样“以次相传”,而是“各有定位”。这与标本根结理论颇为一致,即经气始发于根、本(四肢末端),弥漫散布于结、标(头面胸腹)。 结、聚、交、合 十二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手足三阳经筋与手足三阴经筋之间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而是在人体某些特定部位通过不断的结、聚、交、合,使经筋间发生相互联系,以加强彼此间的协同作用。结、聚、交、合是十二经筋循行分布中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将其规律归纳如下: “以筋会于节”:十二经筋在循行分布中多结聚于四肢关节部。如手六经之筋均结于腕、肘、肩等部位;足六经之筋多结于踝、膝、踵、、髀等部位。张介宾曰:“……然其所结所盛之处,则惟四肢奚谷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2)集中结聚分布:多条经筋结聚于同一部位。如足三阳、手阳明之筋皆结于九页(面颧部);足三阴、阳明之筋皆聚于阴器(生殖器);手三阴之筋结合于贲(胸膈部);手三阳之筋结于角(侧头部)。(3)经筋间交合联系:十二经筋间通过循行过程中的相交、相合从而加强经筋间的联系。如足阳明之筋“合少阳”、“上合于太阳”;足少阴之筋连续两次“并足太阴之筋”、“与太阳之筋合”;手少阳之筋“合手太阳”以及手少阴之筋“交太阴”。 经筋呈片、面状分布 有学者认为,经筋主要循行于四肢、躯体和胸腹腔,而且经筋不是像经脉那样呈线状的分布,而是较宽的立体分布与经脉相伴行,且补充了十二经脉未至之处。侯书伟等认为,经筋的止点,不能用“点”概念来概括。因不少止点呈“条”、“束”、“片”状,如足太阴经筋“其内者着于脊”,附着于脊柱上,呈条束状;手厥阴经筋“散胸中,结于贲”,止于膈部,呈片(面)状。经筋呈片、面状分布,一来可更为广泛地维络周身,主束骨利关节;二则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之濡养,又反过来将十二经脉之气血更完全输布于周身,使周身得以濡养。 病候特点 病理变化分为筋急与筋纵 《灵枢 经筋》中明确指出,“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素问 生气通天论》也提到“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筋急,主要表现为人体筋肉组织发生拘急、痉挛、扭转、强直等病变,甚者发生痫瘛及痉,以及五官及阴器病证,如足少阴筋病可发生痫瘛及痉、“引颊移口”、“舌卷”、“阴缩入”等一系列病变;筋纵则主要表现为经筋弛纵不收和肢体痿废不用两方面,如足阳明筋病“热则筋纵,目不开。……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少阳筋病“右足不用”和足厥阴筋病“阴器不用”等。筋急与筋纵是根据经筋病出现的病理变化划分的,一些学者推崇此类分法。 病位分为经筋所过外周病候与内脏危重病候在《灵枢 经筋》对十二经筋病候的描述中,首先提及经筋所过部位支转筋痛的外周病候,其中足六筋病及手太阳筋病的病候出现部位与各筋循行所过部位基本吻合,且其余手五筋病则明确指出:“其病当所过者”发生支转痛。如“足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跟肿痛,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能举腋支缺盆中痛,不可左右摇”等,阴器扭痛、舌卷、耳中鸣痛等亦属于经筋所过外周病症。除此之外,在手三阴筋病中还出现了胸痛息贲、胁急吐血、伏梁唾血脓等内脏危重病候。 治疗特点 常规治则:“治以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灵枢 经筋》经筋病原文之后,均有一段几乎相同的文字“治以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故认为此为治疗各经筋病证的常规治则,其中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燔针劫刺:十二经筋痹证常规治疗方法 燔针又名火针、烧针,不同医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杨继洲曰:“火针,一名燔针。”张介宾曰:“燔针,烧针也。”又进一步区分了燔针与针的差别“燔针者,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暖也。此言针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不但暖也,寒毒固结,非此不可,但病有浅深,故圣人用分微甚耳。”吴认为,“燔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暖耳,不必赤也。”我们偏向于认为燔针类似于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温针疗法,有别于针,后者更适用于寒毒固结,病位较深的病证。《灵枢 经筋》在详细描述了十二经筋病症治疗后,又专门提到“经筋之病,寒则筋急,……刺者,刺寒急也……”,可能也是考虑到治疗经筋病证寒盛的方法。就现代针灸临床应用而言,治疗痹证采用温针灸比火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更适于临床应用。劫刺,一曰“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一曰“如劫夺之势刺之即去,无迎随出入之法”,前者语出张介宾,侧重于描述燔针功用,以温热之气迫使寒邪消散的刺法;后者语出张志聪,侧重于描述燔针操作,刺时不用迎随手法。燔针劫刺虽为治疗经筋病证的常规疗法,但也并非所有病证均适合,临床应用燔针治疗时应注意寒热辨证,《灵枢》中亦明确指出:“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