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养生堂 于 2015-7-8 15:23 编辑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性的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迅速增加,全球3.66亿,我国已达1亿,已经成为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成功探索了降糖、降脂、降压的有效靶点,通过临床235例疗效统计,通过针刺降糖穴,3个月的有效率达94.8%,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最小32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为1一18年,平均8年。
观察说明:平衡针治疗方案、时间、疗程提前告之患者,并签知情同意书,服用西药患者原则上不停药(3个月以上血糖正常者考虑按程序性渐进式停药,从未服药者不用药)。服用中药患者停止服用。
纳入标准:未用药者: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临床确诊糖尿病者。
已用药者:临床发病一年以上,经药物治疗血糖指标仍不能达正常标准者。伴有糖尿病的相关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出标准:胰岛素依赖者;心肝肾或其它脏器严重合并症者;有感染者;妊娘期糖尿病者;伴有内分泌疾病者;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疾病者。
疗效标准(WHO糖尿病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良好:4.4一6.lmmol/l;一般:<7.0mmol/l;无效:>7.ommol/l。
餐后血糖:良好:4.4一8.ommol/L;一般:≤10.0mmol/l;无效:>10.0mmol/L。
治疗方法:自身前后对照法:重.点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
主穴:降糖穴
体表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尺桡骨间。
解剖定位:指浅屈肌,深层有指伸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靶点定位:正中神经。
取穴原则:特异性取穴。
针刺体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针刺角度:45度料刺。
针刺方法:针尖向上抖刺3一4cm。
针刺手法:提插针刺法或三步到位针刺法。
针感:触电式针感向中指食指放射或局限性酸麻胀痛。
配穴:
伴有高血压配降压穴。
伴有高血脂配降脂穴。
伴有心脏供血不足配心病穴。
伴有肝功能不正常配肝病穴。
伴有消化功能障碍配胃痛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