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百草堂 于 2015-7-9 16:44 编辑
高血压急症是因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急性相关症,是在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基础上使周围细小动脉突然暂时性强烈痉挛,血压急剧升高而诱发。需要立即降低血压,以防止或减轻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有明显靶器官损害患者应在1--2小时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无明显靶器官损害患者应在24-48小时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 高血压病急症在院前急救中很常见,迅速降低升高了的血压是防止病情恶化、缓解病情的关健。迅速而有效的降压,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逆转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平衡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满意疗效。 患者均为医院急诊及门诊病人,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为52.06岁;收缩压137-191mmHg,平均收缩压161.85 t 13.96mmHg;舒张压77--112mmHg,平均舒张压93.42土9.56mmHg。 诊断标准:采用1998年9月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在日本召开的高血压大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高血压的定义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 。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 排除标准:肾性高血压、妊振高血压、糖尿病伴高血压、库欣综合征高血压、主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充血性心衰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哮喘、心梗病史。 治疗方法:治疗前测血压,给予平衡针治疗,方法如下。 针具:选用2寸不锈钢毫针。 操作:主穴:降压穴。 (1)定位:内踝中点下2寸(同身寸),足底内侧神经(神经定位)。 (2)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针刺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针感为宜,不留针。 (3)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5寸左右。 配穴:头痛穴。 (1)定位:足背第1,2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 (2)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针刺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针感为宜,不留针。 (3)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2.5寸左右。 观察方法:治疗前浏血压,并记录;治疗后30分钟再次测血压,并记录。 疗效评定: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 显效:舒张压下降大于或等于l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 有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小于l0mmHg,但已降至小于或等于9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20mmHg,或收缩压下降大于或等于30mmHg。 无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 100%=总有效率。 治疗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显效者21例,有效者26例,无效者13例,总有效率为78.3%。 高血压病是临床的多发常见病,高血压急症是急诊常见病,高血压急症时必须迅速使血压下降,以静脉给药最适宜,应用起效快、半衰期短、便于调量的降压药物。平衡针操作方便,见效快,价格低廉,在高血压急症控制血压方面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平衡针灸是王文远教授创立的一门以中医阴阳整体学说及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一生理一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其特点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的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有别于传统针灸的针刺疗法。王文远教授认为降压穴的降压原理是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反应在大脑中枢的供血不足产生的头痛、头晕症状,降压穴位于人体的最底端,针刺的神经为足底内侧神经。通过周围神经的良性刺激,调节了中枢中的心脏调节系统,使其很快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间接地依靠病人自己来调节自己的血压。实质上是通过刺激周围神经上的密码定位,使失调的人体遗传基因程序瞬间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程序,间接地恢复了血压、中枢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