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医养生 于 2015-7-11 17:05 编辑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随着对脑卒中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病死率大幅下降,但其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89%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痉挛性瘫痪为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神经内科多发病、常见病,常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正常人群中上肢要完成80%以上的活动,日常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依靠上肢运动的保证,因此,如何解除上肢痉挛状态,控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点。近年来,本研究根据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特点,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针对其“阳缓阴急”的特征,依据“经筋”、“皮部”理论,采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并进行疗效评价,现总结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51.2士2.1)岁;病程7 d-2个月,平均(13.27士5.17)d;脑梗死166例,脑出血78例;痉挛分级[用改良的As-worth量表(MAS)评估肌张力(痉挛)分级]I级10例,I+级54例,Ⅱ级74例,Ⅲ级106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所有病例经临床及CT或M RI检查结果确诊为脑卒中。上肢痉挛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的《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痉挛诊断要点12]:①上肢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严重肌痉挛时可表现为关节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②局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长时间的痉挛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和肌键的挛缩;③痉挛上肢的键反射亢进;④由此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47--80岁,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者;痉挛程度(按MAS分级)1---4级(包含1级,不包含4级)且Brunnstrom分级在Ⅱ-V级者;病程在3个月内者;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排除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伴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或严重出血倾向者;近期持续服用镇静药物及肌肉松弛剂者。
治疗方法:患者均在病情稳定后给予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如关节活动度的保持、良上肢位的摆放、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痉挛的缓解、被动运动与按摩、静态牵拉肌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