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16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5天。
治疗方法:(1)查区选点:根据患者自述症状和医者诊断结果,确定病症所在分区,在腕踝部选取相应同一区的进针点。胸胁痛多选取上2、上3、上4、上5或下2进针点。对局部病症,选病症所在的同侧分区的进针点,对全身性病症,可选两侧相应进针点。
(2)操作方法: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右手持0.35mm×50mm毫针与皮肤呈30度角,针刺方向朝上,快速刺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浅表层刺入一定深度约4 cm,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要求患者无酸、麻、胀、重感。腕踝针进针时一般不痛,进针痛时要调针至不痛为度。调针时应将针退至皮下表浅部位,再重新进针;或检查针尖是否沿纵行直线方向插入。留针30分钟,不做捻转提插,同时嘱患者尽可能做咳嗽状及深呼吸,并配合胁痛部位的适当运动。出针后,在胁肋部痛点及与痛点成水平的背俞穴上中下3个腧穴加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效果:痊愈 为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计73例,占89.0%,其中经1次治疗痊愈者31例;好转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恢复,但局部仍有压痛,计9例。82例全部有效,有效率100.0%。
典型病例:李××,男,34岁,门诊患者。主诉:右侧胸胁疼痛2天。自述2天前因用力不慎致右侧胸胁疼痛,转侧不利,活动时牵扯至右背部疼痛。查体:右锁骨中线及腋中线第4、5肋处压痛(+),x线摄片未见异常改变。诊为右侧胸胁软组织损伤即闪挫胁痛。用前述方法取右上2、上3、上4、上5,治疗1次后而获痊愈。
胸胁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泛指一侧或两侧的胁肋部位疼痛而言。临床常见有胸胁部软组织损伤即闪挫胁痛,肋间神经痛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胸膜炎及其后遗症所引起的胁痛。肝胆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两胁,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外感湿热郁于少阳或跌扑闪挫,胁肋络脉损伤,停瘀不化均可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职,经脉气机阻滞,血运不畅而发生胁肋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