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5-8-7 15:44 编辑
颈性眩晕是指因颈椎疾病所诱发的眩晕,多呈阵发性,且在变换体位及头部过度旋转和伸屈时加重。笔者曾在在天津中医学院一附属潜心进修过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法,发现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等主穴治疗颈性眩晕患者颇有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年龄 26 ~ 76 岁; 病程 1 周~ 3 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眩晕、视物模糊,颈项不适症状,重者伴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眩晕发作均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TCD 检查均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 线示有颈椎生理曲度或结构改变。
诊断标准: 根据 1992 第 2 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有关椎动脉病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①均取患者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三穴,其中风池穴针向对侧眼球,进针1.5 ~ 2 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完骨直刺 1 ~1.5 寸,天柱直刺 1.5~2 寸,均采用风池穴手法,行针约1分钟后,分别连接电针,使用来连续波,留针25 分钟后,出针。②随症配伍: 失眠配伍四神聪; 恶心呕吐配伍内关,足三里等穴;眩晕里者配伍率谷; 颈项不适里者加用崇骨,大椎、新设等穴。
疗效判断标准: ①痊愈: 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头晕,恶心,颈项不适症状消逝; ②好转: 头痛,头晕症状得到缓解; ③无效: 局部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
经治疗,68 例患者中,痊愈 18 例,好转 48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7. 05%。
例 1: 患者,女,35 岁。患者以头晕、视物不清为主要症状,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可见神清,颈项活动受限,头晕症状随颈部转动时加重,项韧带压痛明显; X 线摄片示颈椎退变。诊断为颈椎病性眩晕,选双侧风池、完骨、天柱等穴,接上电针,使用连续波,留针 25 分钟,配伍内关,足三里穴; 阿是穴选用一组接上电针,10 天 1 疗程。症状明显缓解后,隔日 1 次电针,10 次 1 疗程后,痊愈出院。嘱其一定要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坚持做颈部保健操,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颈性眩晕多认为是颈椎疾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狭窄而发生的中枢性眩晕,内在因素有动脉壁硬化等,外在因素包括突出的椎间盘和钩椎关节骨赘在活动中挤压椎动脉,以及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动脉痉挛等。
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等穴是石学敏教授运用醒脑开窍针法中的一组配方,这组配方专门针对改善颈后椎动脉供血而设计的,具有醒神机,通关窍,调气血补脑髓的功效。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之处,阳维可维系诸阳经经脉,胆属木,主升发,胆气升则气机升发,气血得以上注于头,取之可请利头目,除眩止晕。天柱穴属膀胱经穴,位于枕后,解剖位置与枕动脉分支,枕大神经干密切相关。《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论述道: “天柱,今附治颈项筋急,不得回顾,头旋脑痛”。说明天柱穴早被认为治疗眩晕兼项强痛的要穴,针刺天柱穴可袪邪通瘀,增强通督脉,膀胱经之气,健脑活络,从而达到清利头目之功。完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此穴可清利头目,调节气血。颈性眩晕常常是因为椎动脉在枕后部入颅处发生痉摩所致,而完骨、风池、天柱三穴恰处于该节段,从穴位的局部治疗作用来看,可明显改善入颅处的椎动脉的炎症、疼痛、痉摩,使受压或扭曲狭窄的椎动脉得到伸展,改善其供血情况,从而使眩晕得以解除,或逐渐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