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嫣然 于 2015-8-8 16:09 编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而出现的以腰痛伴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镇痛效应。并对临床疗效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现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排除不愿意接受针灸治疗或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治疗者:合并腰椎结核、肿瘤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或月经期妇女。年龄21~59岁,平均(39.45±12.14)岁;病程30 d至6个月,平均(3.54+1.35)个月;L4/5突出者25例,L5/S1突出者18例,多节段突出者14例。
治疗方法:运用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方法。
(1)火针疗法:患者取俯卧位,若腰腿痛剧烈,可取健侧卧位。腰部十穴: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选直径0.5 mm的火针,点燃酒精灯.将针身的前中段烧红,对准穴位,速刺疾出,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眼片刻,嘱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针孔感染。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
(2)穴位注射:主穴选取受压神经根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循经取穴,太阳经加委中,少阳经加阳陵泉,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一侧穴位治疗.双侧型及中央型腰椎问盘突出症取双侧穴位治疗。令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快速刺入皮下。缓慢进针,回抽无血,即可注入红花注射液,每穴1 mL。治疗期间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腰部垫枕.避免剧烈活动。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
观察指标:本项研究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min、治疗2周末进行检测。所有相关评估项目均由专门统计人员计算出各时段反映疼痛程度的分值,对临床观察指标的评价者实行盲法,评价者不参与临床治疗。
疗效判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腰部活动范围、下肢肌力、皮肤感觉等恢复正常,疼痛、压痛消失,直腿抬高80 °以上,腰部活动功能正常,生理反射正常,不影响工作和生活,VAS为0分。显效:腰部活动范围接近正常,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后患肢仍有轻度的麻木疼痛,直腿抬高60 °以上,生理反射正常,对工作和生活稍有影响,0分<VAS≤3分。有效:症状减轻,体征较前有所改善,但患肢活动仍有障碍,足背感觉仍迟钝,阴雨天气或劳累后加重,直腿抬高40 °以上,对工作和生活常有影响,3分<VAS≤6分。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VAS>6分。
经治疗,57例患者中,痊愈29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9%。
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痹证”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风寒湿邪、跌仆劳损,而致气血凝滞、筋脉不利,并与肾气不足等有关,其症状多为腰部经脉、经筋、络脉的病损所致。多浮居于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而80%一90%的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得到缓解甚至痊愈。笔者运用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也是旨在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火针古代称之为“燔针”、“焠刺”,是将烧热、烧红的针具快速刺入皮内的一种刺法,利用其温热作用,刺激相应穴位,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而起到通经止痛的作用。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腰部夹脊穴可刺3—5mm。本项研究选取腰部十穴,即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此十穴均位于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乃肾脏之气输注之处。可以滋补肾阴,温补肾阳,调补肾气,从而起到培元益肾,通经止痛之功。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本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脊神经根所致。由于髓核突出和压迫神经根,髓核流出的糖蛋白和蛋白质及组织胺对无神经束膜化学屏障的神经根产生强烈刺激,因而产生化学性神经根炎,导致神经根充血、水肿、炎症,影响了局部组织的微循环,故引起剧烈神经痛。腰部十穴分布于第1—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其中三焦俞分布有第l、2腰神经后支,肾俞分布有第2、3腰神经后支,气海俞分布有第3、4腰神经后支,大肠俞分布有第4、5腰神经后支,关元俞分布有第5腰神经后支。故针刺腰部十穴可以有效的缓解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起到通经止痛的效果。研究表明。针刺腰部膀胱经穴位可以直接刺激腰骶神经根后支。有效抑制周围神经的兴奋性,并可以刺激脊髓释放化学传递物质,在这些化学传递物质的参与下产生镇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