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晨曦 于 2015-8-17 15:40 编辑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较具有费用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双向治疗作用,避免过度治疗的风险等优势。现将近年来针刺为主治疗脑梗死的方法总结如下。
头针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头为精明之府”。十四经循行均可通达头部,刺激头穴,通过对气血阴阳的综合调节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吴绪平等采用针刺百会等穴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头针治疗,可缩短血管的再通时间、缩小梗死灶并改善临床症状,另外头针治疗可以通过调整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代谢而达到治疗目的。这些都是运用头针治疗脑梗死取得良好疗效的因素。
体针
《内经》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临床上体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以取阳经腧穴为主。张宏伟等治疗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体针取穴肩髃、曲池、外关、足三里等,对照组50例仅用药物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86%,提示体针具有改善脑血流,微循环,增加肌肉收缩功能,改变体内神经介质分泌及酶系统活性的作用。葛成慧等选取大椎、命门等督脉穴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CRP测定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结果表明针刺可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头针加体针
吕晶等采用三联运动针法治疗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 d后观察偏瘫肢体的改善情况,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优于对照组。三联针穴位选取以脑为中心,涉及心、肝、肾诸脏,调达诸阳,输布气血,以达到通利之功,并且促进肢体康复。郭奋进应用体针加颞三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发现该法能在脑缺血急性期起到保护神经元,减少缺血性损伤,改善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减轻坏死灶周围水肿和炎症反应,缩小脑梗死面积的作用。
电针
电针作为一种外周感觉输入的特殊方式,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具有促进神经传导功能和加强肌肉收缩力的作用。陈步巍等研究78例患者发现,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李宝栋等观察电项针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预防效果,发现电项针能减少PSD事件发生并减轻其程度,可用于PsD早期干预。杜平等发现电针配合康复能明显缩短脑梗死软瘫期。
眼针
李志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眼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眼针治疗,取双侧上焦区、肾区、脾区。眼针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价评分显著提高,说明眼针疗法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庞蕾蕾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取上焦区、下焦区,气虚血瘀证加心区穴(双),肝阳暴亢证加肝区穴(双)、肾区穴(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ADL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疗法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经络穴位的局部刺激作用,二是药物固有的生物效应。刘富采用药物穴位注射并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果显示治疗组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优于对照组,说明药物穴位注射疗法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针刺加中药李淑萍等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头皮透刺加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佟艳丽采用针刺合补阳还五汤治疗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结果显效3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针刺加高压氧 邢军等采用对照组常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且运动功能提高快于对照组。说明针刺结合高压氧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平衡障碍,尤其对伴有视、听等感觉障碍的脑梗死早期患者疗效独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