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7|回复: 1

腹针的临床心得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99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5-8-28 16: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腹针是由针灸名家薄智云教授集自己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不断总结完善而成,腹针疗法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适应证广等优点,自参加腹针培训以来,我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腹针及以腹针为主,结合其它针种而医治各种疾病,疗效独特。经过不断的深入运用和研究临床实践精炼。窥及腹针的冰山一角不忍自秘,与同道共飨。以下谈谈我个人的腹针临床运用心得。                                 
1诊疗思路
1.1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故临床上,无论何疾首先诊脉,再结合四诊资料确立疾病的基本病机。继而,按后天八卦太极数结合患者生日日期获得其后天脏腑缺陷。综上一系列诊断,尔后按症论治开设处方。
1.2 脾胃失调乃诸病根本
从我的实践和学习过的各大医案中发现一规律。一切疾病,其根本皆因脾胃之土失调不和而致。治病必求于本,此本实为五脏之首,五行之首。脾胃之土也。土生万物,土为五脏之母。且婴儿脐带剪断时刻起,一切为后天了。那么从先天而来的肝,脾,肾的能量要在后天以不断的消耗同时得以不断补给。那唯有补后天之脾胃了。因此所有有病之人皆可以引气归元来调之,然我在临床中发现一些病人引气归元因肝气郁结、脾胃寒虚中焦堵塞而不能把气机能量一下归元,那么我在中脘上五分以1.5寸的针斜54度向下深刺来加强引气归元。把中焦之能量归流于下焦丹田处。此引气归元加强方适用于一切病人。
1.3 左升右降调理阴阳
在临床中我们遇到最多的病人为体虚多病之人,如50岁以上之群体:阳虚,阴虚之症皆有之。但就症状而言,阴虚比阳虚病人症状严重的多。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阳虚之体,其肾阴还是可以的。或阴过了点导致病人怕冷,虚弱之状,补阳平阴即可。但阴虚之症,阴少了,无力不能抱固阳,使得阳气无穷尽的散发、消耗,出现手足心热,面热等热症。实为虚阳外越之虚热,乃阴虚而阳枯的大疾之兆。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古医圆运动理论加入腹针疗法之中。出现腹针圆运动左升右降聚能方。使左清升而右浊降,循环无端,太极旋转,从外而内旋而聚以人体腹部太极中心点之五土居中的神阙穴内。激发起人体本能的邪出,正入的浑天一体太极能量球。具体腹针圆运动左升右降聚能方为:引气归元加左侧天枢,大横针尖向上45度角进入,右侧天枢,大横针尖向下45度角进入,双气穴针尖略向上浅刺,同时脐部1.5寸针按坎,离,震,兑方向平刺四廓位接纳腹部左升右降,上归下引之气,旋转入脐合为浑天一气。   
2 临床案例举隅                                                   
2.1坐骨神经痛  
施某某, 女,62岁,坐骨神经痛10年,右臀至委中部痛甚,不能走路,曾至当地医院行封闭治疗2次,无效,遂求诊于我处,脉沉细弱。处方:主穴,引气归元加强方,配穴,患侧外陵,下风湿点,左侧滑肉门。时痛去8分,守方继针3次而愈。
2.2中风后遗症(脑梗塞)
陆某,男,57岁,脑梗1年半,症见:头晕,无力,走路双脚拖地,握拳无力 。脉象右寸、尺微弱,左关洪、实,尺脉沉细,诊断:元气能量极弱。处方:一诊以腹针圆运动左升右降聚能方,连针3次后病人四肢力量增加,精神状态好转。二诊以上方配下风湿点,针3次。三诊换用引气归元加强方针5次愈。
3 小结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以中医基础理论及脏腑经络学说为内涵,所发展形成的一种在腹部施术的针灸疗法。薄智云教授论述的腹针是以神阙为核心的经络系统,其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系统,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因此,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腹针引气归元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合下脘可调理中焦、调升降,气海、关元穴培本固肾。四穴合用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加强方中加刺中脘上五分可以加强引气归元的作用,促使中焦之能量归流于下焦丹田处,组穴调理脾胃,温养先天的功能更强。
     《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黄帝内经(白话释译) 》一书中释曰:“肝气生发于左,肺气肃降于右”。人体气机遵从左升右降,腹针圆运动左升右降聚能方,以该理论为基础,将古医圆运动理论加入腹针疗法之中,结合腹部八卦,依次针刺引气归元,左侧天枢、大横,右侧天枢、大横针,双气穴针尖略向上浅刺,同时按坎,离,震,兑方向平刺四廓位接纳腹部左升右降,上归下引之气,旋转入脐合为浑天一气。使左清升而右浊降,循环无端从外而内旋而聚能。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腹针以“引气归元加强方”和“腹针圆运动左升右降聚能方”为主方配合其他腹穴治疗各种疾病已有273例。总有效率达90%。治愈率85%。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腹针神龟图中同样可以采用上病下取,左病右取,反应点施针等理念以指导选穴用穴,疗效皆很好。                                                
   

100

主题

99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由衷的感谢簿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在腹部世界。铸就了腹针疗法这一传奇针,作为后学不断的在腹针的:理,法,方,穴正确的大道指引下深入学习运用。把无痛速效之腹针法推广于世界,惠泽全人类而不断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9 23:55 , Processed in 0.33199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