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5|回复: 1

养生之重---化湿补脾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99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5-8-28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8-28 16:51 编辑

一个人,脾胃功能不好,每天吃的不香,活得不畅快,生活、工作大受影响。
所以古人说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虚则不散布食物精华,肺失源头则虚损,肺失宣散则脾胃呆滞,水湿无法散布,则痰湿绵绵。短气乏力,腹胀便溏,重者面足浮肿。
脾虚生血不足,心血亏耗,失眠健忘,多梦易倦,消瘦腹坠胀,面色萎黄,语言低怯。女子月事失常等。
一、原理
促进经络与内脏通气,以气调血,调节内脏功能。同气相通,相引,相激发。
疏通脾经,补脾脏气不足。从肺化湿,三焦行元气。

二、经络图标注 文字解说
1、脾经激发
                  
从脾经起点隐白穴依次向上,到达脚内踝前的商丘穴 。
一路揉上来,抹下去,再揉上来,抹下去,6次。适宜在晚上泡脚时候进行。
                                                                  
从下到上依次是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血海穴,可以分别揉   逆顺各50次。
腹结穴 大横穴  腹哀穴都在小腹侧,可以五指并拢来回推抹50次。
                                 
2、肺经激发
                                                           
少商穴 鱼际穴来回推揉6次。
                        

肩内侧 肺经云门 中府 ,脾经周荣穴,胃经气户 库房穴范围,五指并拢,顺逆各5次按揉,调和脾肺胃经络气。
3、调三焦经络气
                                                   
4、调大包穴,入脾脏。
              
顺着肋上日月穴而上,大约距离腋下一横掌略宽的位置,是大包穴
顺逆按摩各50次,稍后可以 听到里面呼呼的鸣动,是脾脏气化湿的声响。有时,不经意的时候,里面也鸣动,实际是里面本来脾虚胃积滞的缘故。

平常也可以留意 手背三焦经阳池穴外一寸的部位(上图标志部位)和腋下大包穴部位。


100

主题

99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之后,心口下 巨阙穴
上脘部位渐渐轻松,所对后脊柱充实。脾肺化湿减少了阳气的消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7 02:18 , Processed in 0.16454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