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幻紫 于 2015-9-6 16:33 编辑
脐疗法是脐中疗法的简称,是以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 如糊、散、丸、膏等) 对脐部施以敷、贴等药物刺激,或熏、灸等物理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据文献记载,脐疗源于先秦,成熟于明清时期,发展至今,脐疗的理论基础逐渐完善,治疗范围涉及广泛,脐疗方法及方药品种繁多。本研究从文献角度对脐疗药物的性味归经特点进行归纳分析,为脐疗法的临床用药及科研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先秦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医籍为检索源,包括综合性医著、专著、本草、方书、类书、医论、医案、医话、期刊杂志等。其中从先秦至民国的医籍 650 种,现代医籍 50 种和各种期刊杂志 100 余册。现代文献来源以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主。
检索方法:以人工阅读检索为主,全面收集并分类筛选文献资料。凡中医古籍中有“脐”“神阙”“脐疗”的文献均予以收集; 现代期刊中凡有涉及“脐”“脐疗”的文献均予以收集,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阅读分类。
文献纳入标准:①药与病证齐全的条文; ②凡属于脐疗中的中药、方剂,包括膏、丹、丸、散、汤、酒类的条文; ③同方异名者,取其中一种方名; ④某些方剂的加减,如果方药与病证齐全,作为另外一种方剂处理。
文献排除标准:①有方药而无主治病证的条文; ②方药已重复的条文。
古今1115 首脐疗方剂中,共用药 545 味,其中有 14 味出现频次在 50 次以上。这 14 味中药是麝香、葱白、盐、附子、肉桂、白矾、吴茱萸、丁香、生姜、巴豆、胡椒、当归、硫黄、大蒜。按照性味进行统计,结合其出现的频次,温性药物出现频次为 516 次,热性405 次,寒性168 次,辛味869 次,甘味219 次,苦味 127 次,酸味 127 次,涩味 75 次; 按归经进行统计,归脾经药物 777 次,肝经 501 次,胃经 488 次,心经 474次,肾经 383 次,肺经 361 次,大肠经 240 次,膀胱经 93 次。另外有毒者 343 次。
脐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难经·六十六难》曰: “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脐下为元气所聚之处,脐隶属于任脉,通过经络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相联系。所以通过刺激脐部,可激发脐深部的元气,濡养脏腑。
通过本研究发现: ①脐疗药物的药性以温性、热性为主。药味多为辛味。温热药物既可补益元气,又可温通经气,气机通利,则脏腑功能正常。辛味药物多为芳香走窜之品,“辛味能行、能散”,吴师机认为,辛香药物能“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俾令攻决滋助,天不如志,一归于气血流通,而病自已”。可疏通气血,调畅气机,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②药物归经以脾、肝经为主。分析原因有三: 其一,脐疗药物的性味分类中以辛味出现频次最高,而经统计分析,辛味药较多归脾、肝经。其二,脐与脾、肝两脏关系密切,五脏中脐属于脾,清·程杏轩《医述·脏结》指出肝脾肾三脏凝结于脐: “脐为立命之原,脐傍者,天枢之位,阳明脉之所合,少阳脉之所出。脾肝肾三脏之阴凝结于此”。故将归脾、肝经的药物置于脐中,可使药力直达脏腑,使脾胃健运,肝气调达。其三,从古至今,脐疗在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而这些疾病的主要病位在脾,为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司所致,故宜选用归脾经的药物。③另外,多用有毒药物。如白矾、巴豆、附子等均为有毒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