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3|回复: 1

铍针疗法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01

回帖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4
发表于 2015-9-19 16: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年龄最大63,最小19,平均39.8;病程最长达6,最短1,平均6年。其中中度33,重度10例。

       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症以肩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痛为锐痛,呈刀割样,亦可为钝痛,可为静止痛,夜间较重,也可因运动而诱发或加重。疼痛涉及肩胛部、肩关节、肩背部。冈上肌、冈下肌无力,致肩外展,后旋受限,但三角肌力正常。检查时,按压肩胛冈中点上方、肩胛上切迹处,可有明确的局限性压痛和放射到整个肩胛部的疼痛,可触及皮下结节或条索样包块。肩关节最初外展无力,如冈上肌瘫痪,手触冈上窝并主动外展上肢,感觉不到该肌收缩,冈上肌受累时,则后旋无力,且在冈下窝触不到该肌收缩,冈上、下窝变平。化验及X线检查对本症诊断无帮助。肌电图检查,可见冈上肌、冈下肌出现纤颤波及正锐波。

      治疗方法:铍针的规格,直径0.5~0.75 mm,全长5~8cm,针头长1 cm,针体长4~7 c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刀口线为0.5~0.75 mm。针柄是用钢丝缠绕的普通针柄,长约3~5 cm。治疗时要使刀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操作时首先在肩胛上皮神经的支配区寻找压痛点,如肩胛冈中点上方,肩胛上切迹处等,并用龙胆紫标记。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压痛点的旁边,右手用腕力将铍针直接垂直刺入压痛点,使针尖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到达冈上肌,或针尖通过深筋膜到达肩锁韧带,寻找沉紧涩滞的针感,并在针感层进行松解疏通,即松解卡压之处的软组织,待针下无沉紧涩滞感时出针。不捻转,不留针,疾刺速拔。进针深度约为1~2 cm,进针深度要视病人的胖瘦及病变部位,因人因病而异,灵活应用。一般治疗1~3次。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断治疗标准,制定如下治疗评估标准:对颈肩部疼痛、压痛按不同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并分别给予0123不同的分值。(VAS)正常:无疼痛,0分。轻度:1~4,1分。中度:4~7,2分。重度:7~10,3分。临床控制:疼痛、压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压痛明显缓解,积分下降2/3>1,有效:疼痛、压痛减轻,积分下降1/3<2/3。无效:疼痛、压痛无明显改变,积分下降未达1/3






106

主题

101

回帖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6: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43例患者临床控制(其中中度19例,重度2例)21例,占48.84%;显效(其中中度9例,重度8例)17例,占39.53%;有效(均为中度)5例,占11.63%;愈显率88.37%,总有效率100%。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痛证”等范畴。铍针源于《灵枢 九针十二原》,书中记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现代的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造成的颈肩部软组织高张力状态的特点设计研制,它综合过去的各种疗法的优缺点,结合中西医疗法采取非入路手术,选择新的材料钛合金所制成。应用现代铍针来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通过局部减压减张,可使疗效好、创口小、损伤小、无痛感,从而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1:28 , Processed in 0.26823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