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2|回复: 1

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腹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105

回帖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2
发表于 2015-9-24 16: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行养生 于 2015-9-24 16:17 编辑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其特点是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复发,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特别是病程长、病变范围广泛、年龄较轻者,被公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本病可发生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精神刺激及劳累、饮食失调为本病的发作诱因。笔者根据中医辨证,采用穴位埋线加腹针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脾虚气陷型的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根据 1993 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提出的试行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持续的反复发作粘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纤维结肠镜检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有溃疡或溃疡融合成片,并在溃疡表面上有黄白色分泌物。并除外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克隆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明确的结肠炎症。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脾虚气陷型:证见大便时泻时止、久治不愈、水谷不化、食欲不振,食后脘腹不适。大便时常脱肛。气短心慌、心悸、四肢倦怠、畏寒肢冷、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方法:腹针、穴位埋线治疗
       腹针取穴   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商曲(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双)。配穴:头晕头痛在中脘周围加针;失眠中脘用深刺;情绪改变深刺右上风湿点;潮热、出汗加刺左气旁(金河穴);体质虚弱可在关元下、气穴下 5 分加针。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 0.25mm×(25~40)mm 毫针,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选中刺或深刺;天枢、商曲、气穴、滑肉门、外陵、大横用中刺;右上风湿点、气旁、关元下、气穴下5分加针时用中刺或深刺。留针40min,每日 1 次,12 次为1个疗程。
       穴位埋线取穴及操作方法
       埋线取穴:脾俞(双)、大肠俞(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
       操作方法:令患者仰卧或俯卧病床上,选取上述腧穴,用0.5%的碘伏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医者清洗消毒双手,戴无菌手套,将先放在 75%酒精溶液浸泡 30min 左右的一段羊肠线(长 1cm,粗 4-0号)放入7号注线针的前端,后接针芯,用左手拇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另一手持针迅速刺入穴位,到达所需深度后施以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然后出针,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孔片刻,每于腹针治疗 1 疗程后埋线 1 次,休息 1 周,再进行下一疗程腹针治疗。
       疗效标准: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腹痛或腹部不适等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②显效:大便次数每日 2~3 次,近似成形,或便溏而每日仅 1 次,腹痛或腹部不适等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大小、数量及出血点显著改善;③有效:大便次数和性状有好转,腹痛或腹部不适等伴随症状及体征好转;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有所改善;④无效:症状、体征及结肠镜检查治疗前后无改善。
       经治疗,40例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随着我国人群生活环境的变化,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国内报道明显增高,尤其是结肠镜广泛应用以来,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率明显增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太明确。病因有感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等。
       中医学并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名,属于“泄泻”、“痢疾”、“肠癖”、“脏毒”、“肠风”等范畴。本病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藏……入五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指出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而致脏腑阴阳受损,病邪澼积,危害于已虚之大肠而引起本病,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内因则与脾虚关系尤为密切。本病其标在肠,其本在脾,因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脾统血,为生化之源,若脾之运化、统血功能失调,湿热与离经之血搏结化为脓血,下注大肠;脾虚日久,脾病及肾则脾肾两虚,两脏并病,使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因此脾虚是本病演变的关键,治脾或固护脾胃功能是临床上施以针灸的主导思想。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内有许多重要器官,人体生命活动均是在这些重要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下得以实现,同时腹部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较广泛的途径。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有一个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还有一个形成于胚胎时期的气血高级调控系统,这个系统是腹针的物质基础,通过针刺腹部经穴,能调节脏腑输布精、气、血的功能。腹针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无痛、适应症广、疗效迅速、无副作用等优点的针灸新方法,至今还没有其他针法可比。


102

主题

105

回帖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穴位埋线法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它除了利用腧穴的功能外,还有本身的优势。羊肠线在穴内通过一定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产生了长久的刺激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符合“深内而久留,以治顽疾”的思想。在疗程的间歇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通过羊肠线长时间刺激穴位,将针刺疗法进针、留针、行针、起针等过程融为一体,所以说一次穴位埋线相当于数十次针刺的功效,是长效针感疗法继承针刺疗法的最佳方式之一;穴位埋线的整个过程,不仅包括了穴位、封闭、针刺、放血等疗法,也包含了机体组织损伤后的作用效应和留针、埋针反应,初期刺激强而短暂,后期刺激柔和而持久,使患病部位在较长时间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现代研究证实,穴位埋线可通过多系统、多层次、多环节调理免疫功能。穴位埋线选取上巨虚、足三里两穴,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可通调大肠气血;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既可温养脾胃,培元固本,又可通畅导滞,活血通络,进而达到调和阴阳脏腑气血作用,“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两穴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使水湿得化,大肠气血得行,淤血去而新血生。脾俞具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之功,能防治肢体乏力、背痛、腹胀腹泻等症,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大肠俞为大肠经气传输之处,具有调理肠腑,祛瘀生新之功。因本病特点“本虚标实”,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具有调节免疫和胃肠肌运动,可改变肠血流,促进病变组织新生、修复溃疡的作用,诸穴相配应用治疗肠腑诸证,共奏温养脾肾、固肠止泻之功,从而促进溃疡全身及局部病理改变好转乃至痊愈。本研究结果表明腹针加穴位埋线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腹针、穴位埋线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各级医院针灸、中西医人员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3:48 , Processed in 0.13289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