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以阵发性皮肤痰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主症。本病好发于青年或中年。笔者采用火针点刺皮损配合艾灸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来自门诊,年龄21岁一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a。符合以下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特点表现为皮损常发于颈后、颈两侧及躯干、四肢等部位,初起为粟粒至米粒大小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融合成片,边界清楚,日久呈苔鲜样变,自觉阵发性痛痒。 治疗方法:用75%酒精消毒皮损处,将火针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烧至通红,迅速垂直点刺皮损,深度约为0. 2 cm一0. 5 cm,点刺间隙距离约0. 2 cm一0.3 cm。散刺皮损过程中如有渗液或出血,让局部自然流出后用干棉球按压止血。散刺后点燃一支艾条,在皮损处行温和灸15 min一20 min。根据瘙痒情况,隔3d-7d针刺1次,3次为1疗程。皮损泛发者,可分次完成点刺。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痊愈:红斑、丘疹及肥厚皮损完全消退,可残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瘙痒消失;显效:红斑、丘疹及肥厚皮损明显消退(60%以上),痉痒明显减轻;有效:红斑、丘疹有所消退(30%一60%),肥厚皮损变薄,瘙痒有所减轻;无效:皮损消退或无改善(<30%),仍感剧烈瘙痒。 经治疗,20例患者中,治愈1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李x,女,32岁。颈部反复起疹伴痛痒2个月余。每因工作紧张、睡眠不佳、气候变化时皮损增多,瘙痒加重。曾服中药及外用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查体:颈后及右侧颈部分别可见3 cm x 3. 5cm,4 cm x 5. 5 cm大小的皮损,呈苔鲜样改变,边界清楚。诊断:神经性皮炎。在皮损部位用火针配合艾灸治疗,5d1次。治疗1次后痰痒明显减轻,皮损变薄。治疗3次后皮损消失,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随访3个月未复发。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摄领疮”、“牛皮癣”。文献报道中医外治本病的方法有艾灸、梅花针、火针及外敷中药等。我科应用火针配合艾灸治疗本病,经临床总结有明显优势。 火针疗法,古称“焠”、“烧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火针的作用,一借火助阳,二开门祛邪,三以热引热。火针导人的火热之性,通过瑜穴、经脉的作用,直接激发经气,鼓舞正气,并且借火力强开外门,使毒热外泄。利用火针的上述三个作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除湿之功。痒症多与风邪有关,火针疗法具有开门泄邪、温经活血之功,可直接疏泄膜理,使风邪从表而出,又可借其温热之性,使血热而行,血循正常,血行风自灭,瘙痒自止。它既有开门驱邪、引热外出、消肿散结的局部作用,又有除湿、祛风、止痒之全身功效。神经性皮炎皮损肥厚,外用药物疗效欠佳。通过火针灼烙,可使针孔开大,出针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从而开启经络之外门,给病邪以出路,则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可从针孔直接排出体外;火针借火力强开外门,引体内火热毒邪直接外泄。 临床使用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可使皮损处痰痒明显减轻,从而减少搔抓等刺激,能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针刺后局部形成痴壳,自行脱落后使皮损变薄,能迅速缓解症状。加上灸法温通气血,燥湿止痒,祛湿散邪,增强疗效。通过本组病例的治疗和观察,笔者认为,皮损肥厚、痰痒剧烈者针刺应稍深、较密效果更好,但每周增加针刺的频次能否加强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可根据患者的瘙痒程度,3d-7d用火针点刺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