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腱鞘囊肿属中医学中的“筋痹”、“筋肿”或“肉瘤”范畴,多因外伤、过劳伤筋或湿痰流注而成,西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关节或腱鞘部的慢性劳损、机械性刺激、外伤等有关。本病起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外伤有关,损伤后腱鞘或关节囊因炎性肿胀、变薄、扩张、滑液积聚而逐渐形成囊肿,长期发展会影响肢体活动,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患者均来源于针灸康复科门诊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按照1997年版社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筋伤学》中腱鞘囊肿的诊断:腱鞘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相连,但并不一定与关节腔或腱鞘的滑模腔相通,囊腔多为单房但也有多房者。囊壁为致密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冻样粘液。 观察指标:肿物消失,术后半年无复发者为治愈; 肿物缩小,或复发者为有效。 治疗方法:( 火针治疗) : 针具选用由钨锰合金冷拔而成的专用火针,采用中粗火针。选穴为阿是穴( 囊肿位置) ,暴露囊肿部,局部常规碘伏消毒,左手拇指、食指挤压囊肿,将内容物推至一边,使囊肿突起,避开血管及肌腱,右手手持针柄,将针体伸入酒精灯外焰见针尖通红发白后对准囊肿中心迅速刺入 2 ~3 针,快刺快出,穿透囊壁,直达囊体,其深度达囊肿中心,挤压囊壁,排尽囊液,酒精棉球拭干,加压包扎,2 日内不沾水,2 日后取下胶布即可,治疗期间嘱患者减少活动量。如 1次未愈,可隔 3 -5 天再火针治疗 1 次。 经治疗,25例患者中,治愈24例,显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火针古代称燔针、焠针,其最早记载于《内经·灵枢》,其疗法具有较强的温通经络之气的作用,因此尤其适用于寒则筋急之病症,用途甚广,疗效甚佳。一方面火针可温热助阳,激发经气,故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除结聚; 另一方面火针又能助阳化气,使气机疏利,津液运行,凝滞之邪因而化解 所以火针疗法旨在以外来之火资助内生之火,于体表患处开其门,引火热毒邪外出,增强气血循行之动力,温通经络。火针治疗腱鞘囊肿,主要借助火力高温灼烧及穿刺之力,破坏囊腔组织,开门去邪,行气散毒,从而起到穿刺引流、化腐生新、祛瘀、消肿软坚散结的作用,杜绝其再生能力,从而减少了复发的可能性,达到消除腱鞘囊肿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 火针点刺具有消坚散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的作用,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以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