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海拾贝 于 2015-10-28 16:49 编辑
偏头痛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年龄最小 20岁,最大73岁,平均(40±1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9 年,平均(9.8±4.3)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2,2004)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性的血管机能和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血管性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据文献报道全世界有 2.4 亿偏头痛患者每年要经受 14 亿次偏头痛的折磨,我国1983 年六大城市调查偏头痛年发病率为20.2/10 万,患病率为 523.9/10 万。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年龄在 17~73 岁之间;愿意配合治疗操作、检查及疗效评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颈椎病、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孕妇、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治疗方法:针刺治疗+埋线 针刺治疗:取京骨、束骨、足临泣、太冲、三阳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 0.30 mm×40 mm 毫针针刺,得气后予三步泻法(即提插泻法、捻转泻法、刮柄泻法各 8 下),留针 30 min,每 10 min 运针 1 次,共运针 3次。每日治疗 1 次,连续 15 d 为 1 个疗程。 穴位埋线:取风池、太阳、率谷穴。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常规消毒后,镊取一段2 cm 已消毒的4号羊肠线,用规格为 8 号一次性埋线针刺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退针,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每 15 d 治疗 1 次。 疗效标准:按 1988 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头痛程度分为 4 级。Ⅰ级为不痛;Ⅱ级为轻度痛,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Ⅲ级为中度痛,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Ⅳ级为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并需卧床休息。疗效判断标准参照1995 年卫生部制定和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原则》拟定。 临床 痊愈 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 3 个月未复发。 显效 疼痛强度减轻 2 级,伴随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或疼痛持续时间减少 2/3 以上。 有效 疼痛强度减轻 1 级,或发作时间间隔延长,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 2/3。 无效 疼痛强度减轻不足 1 级,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 1/3,或疼痛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 经治疗,31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介质的变化导致血管舒缩异常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偏头痛发生的病理学基础,而精神刺激、气候变化、月经来潮等均可诱发本病。訾明杰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改善微循环,调节脑血流;提高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明显提高血浆β-内啡肽、NO 水平,降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内皮素含量,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