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足常乐 于 2015-10-29 17:12 编辑
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大59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1d,最长5d。34例进行了颈部正侧位X片检查,其中9例有生理弯曲变直、7例有项韧带钙化等。临床症状表现均为突然发病,以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颈项部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 落枕又名“失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常晨起后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并且颈部活动受限,患者相当痛苦,影响生活及工作。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落枕诊断标准:睡觉或急性扭伤后出现颈背部疼痛,多为一侧,头部转动受限,动则疼痛加剧,尤以患侧扭转时疼痛更加明显,甚至牵涉肩背部,强迫体位,头向患侧偏斜,不能自由旋转后仰。检查:颈背肌痉挛,压痛明显,触之如条索状。排除标准:(1) X线检查未见颈椎骨折、脱位者。(2)未见明显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 治疗方法:平衡针颈痛穴治疗患者取坐位。取健侧颈痛穴,两侧颈部均疼痛者取双侧,ldl次。颈痛穴位于手背部,轻握拳第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取直径0.35 mm、长度75 mm的针灸针,用一步到位针法,将针水平向前平刺至推不动为止,尽量扎的浅一些,皮下几乎可以看到针体滑动为佳。进针同时嘱患者咳嗽3声,然后嘱患者活动颈部至疼痛体位并保持,行针同时嘱患者咳嗽3声。留针时间以疼痛减轻时间为准,1 -10min。针感以局部酸麻胀感或局部爆炸性针感,如颈部有发热的针感最佳。 通痹镇痛中药包局部热敷 选用制川乌10g、制草乌10g、细辛l0g、羌活30 g、独活30 g、桂枝30 g、白芷30 g、威灵仙30 g、透骨草50 g、桃仁10g、红花l0g、当归30 g、川芍30 g、乳香30 g、没药30 g、血竭10g、土鳖虫l0g。上药打成粗末,将中药末装入袋中,每袋份量为1/3袋,用高度白酒浸泡48 h。每次使用时,用电蒸锅蒸煮中药布袋20min后,取出放入薄厚适中的保鲜膜中。患部用若干布垫垫好,将中药包放在布垫上热敷。随着中药包的温度减低,逐步减少布垫的数量,最好将保鲜膜拿掉,将中药袋直接放在患处。一般可热敷30 min注意不要烫伤。 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46例诊断明确的落枕患者,一次治疗后,治愈25例,好转21例。好转的21例中,经过2-3次治疗全部治愈。 病例介绍:李某,男,31岁,晨起后突感右侧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转向左侧,右侧胸锁乳突肌乳突部及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处压痛。患者取坐位,半握拳,取左侧颈痛穴,一步到位针法。进针同时嘱患者咳嗽3声,局部爆炸性针感,然后嘱患者活动颈部,患者头即能转向左侧,且疼痛消失大半。再嘱咐患者活动颈部至疼痛体位并保持,行针同时嘱患者咳嗽3声,患者右侧颈部疼痛消失,颈部活动自如,出针。中药袋局部热敷30 min后,患者右颈疼痛完全消失,颈部活动自如。 王文远教授发明的平衡针疗法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在临床运用中,有着穴位少、进针快、针感快、见效快、出针快等优点,多能一针见效。平衡针灸学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突出人体自身平衡机制(即大脑高级调控中枢)为理论核心;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即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给予患者一个良性刺激信号为治疗手段;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急性调整、完善、修复,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达到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的治疗目的。平衡针刺颈痛穴,就是通过刺激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或指掌侧固有神经,给予患者一个良性刺激信号,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急性调整,达到治疗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部综合征、颈肩肌筋膜炎、颈性头痛等疾病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