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府海棠 于 2015-11-7 17:14 编辑
病例均为医院内科住院或门诊的患者。年龄35~7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96天;脑梗死17例,脑出血6例。符合以下病例选择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拟定。全部病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并符合以下情况:①既往无颅脑外伤史及其他颅内占位病史、脑炎病史等;②未合并严重心、肝、肾及血液性疾病。 治疗方法:醒脑开窍针刺法 主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取环球牌30号1.5寸毫针,常规消毒,先刺内关,进针25~40 mm,施捻转提插泻法1 min;继刺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13 mm,施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取三阴交向后斜刺,提插补法,进针25~40 mm,至肢体抽动为度,按石学敏教授定的刺激手法治疗。上肢瘫加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加足三里、太冲、绝骨、委中。施平补平泻手法。 靳三针法 在偏瘫对侧颞部取“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为颞I针,然后以颞I针为中点,同一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处分别为颞Ⅱ针、颞Ⅲ针)。取30号1.5寸毫针,三针均向下沿皮平刺,针刺深度1~1.2寸,约占针身的3/4,至局部有麻胀感为度。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后每隔5 min行手法1次。配穴“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风府透哑门;语言不利加“舌三针”(下颌骨内侧中点与喉结连线上,离开下颌1.5寸处为第I针,以第I针为中点,同一水平向左右各旁开1寸处为第Ⅱ针、第Ⅲ针),针刺方向垂直向上,进针深度约1~1.2寸。留针30 min,每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4天,从第2疗程开始,隔天1次。至少完成3个疗程的治疗。 病情评价: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应用以下方法进行评定。(1)患肢运动功能Fugl-Meyer积分分级标准:患肢运动评分<33分为严重运动障碍, 33~43分为明显运动障碍, 44~54分为中度运动障碍, 55~64分为轻度运动障碍; (2)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标准; (3)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检查(MMSE)评定认知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