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之涵 于 2015-11-23 16:00 编辑
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最小5岁,最大62岁;红霉素口服或静脉点滴引起者23例,甲硝唑口服或静脉点滴引起者31例,其它2例。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不同程度的药物性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只有停止用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影响了治疗。临床上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很多,最常见的主要有红霉素和甲硝吐。 治疗方法:根据《生物全息针疗法》,医者与患者相对,医者左手托住患者左手,患者左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间与拇指间相距约3 cm。医者以右手拇指尖在患者左手第2掌骨侧胃穴区(第2掌骨中点紧靠第2掌骨拇指侧)旋转按摩30分钟,每日1-2次 按摩1次症状完全消失者34例;按摩2次症状完全消失者15例;按摩3次症状完全消失者5例;按摩1次无效,未再继续按摩者2例;总有效率96%。 典型病例:张某,女,32岁。因妇科炎症,静脉点滴生理盐水500 ml.、青霉素640万单位、甲硝唑1g,滴入30分钟后病人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立即按摩第2掌骨侧胃穴,1分钟后病人自述“好受多了”,继续按摩5分钟后症状完全消失。 孙某,女,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应用10%葡萄糖500 ml、红霉素0.5g静脉点滴,20分钟后患儿哭闹、腹痛、呕吐,立即行第2掌骨侧胃穴按摩,约1分钟后停止哭闹,问其“肚子还痛吗?”患儿摇头,表情如常,继续按摩5分钟,症状完全消失。 全息胚穴位疗法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可称之为最简便、最经济、最实用而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深受医患好评。生物全息疗法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根据生物全息律的思想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人体任一节肢在穴位排布上恰似人体的一个缩影”。他认为机体中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位都有着与整体相对应的关系,通过局部可以反映整体,同时可以山这些局部的某一穴区输入信息(如针刺、按摩)去调整对应整体的机能状态。第3掌骨侧是一个新的微针系统,它与耳针、体针、头针、鼻针有同等的临床意义及使用价值,且比其它微针疗法更为方便、实用,简单易学,既可应用于临床,也可指导患者或一般人做自我治疗和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