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宝 于 2015-11-28 16:40 编辑
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大52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20min,最长7天。X线片检查排除骨折征象,下肢神经体征阴性。
治疗方法:患者全部采用平衡针进行治疗,取穴如下:
1.主穴:腰痛穴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点即为此穴。
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1. 5-2寸毫针,持针快速向上星穴方向平刺进针1. 5- 2寸。具体操作以L2椎为基点,L2椎体以上疼痛者针尖向下平刺,L2椎体以下者针尖向上平刺;左侧疼痛者取右侧方向平刺,右侧疼痛者取左侧方向平刺。
针刺特点:以针刺滑车上神经或眶上神经出现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强捻转。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每日针刺以上穴位1次,每次3-5s,不留针,5次为1个疗程。
2配穴:臀痛穴
定位:位于肩峰至腋后皱璧连线的中点(或肩贞穴)
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针快速刺入,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斜刺2. 5-3寸。
针刺特点:以针刺桡神经或臂外侧皮神经产生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
针感:以强化性出现的局部酶麻、胀为主。
取穴原则:左右交叉取穴,即左病取右侧臀痛穴,右病取左侧臀痛穴。
3.辅穴:双侧腰痛穴(奇穴)
定位:位于手背,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针快速刺入,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 5-0. 8寸。
针刺特点:以针刺桡神经或尺神经后手背支产生针感为宜
针感:以强化性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取穴原则:左右交叉取穴,即左病取右侧穴,右病取左侧穴。留针20min,其间行强化刺激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V AS疼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判定治疗后的预后情况。V AS评分标准根据患者自觉疼痛程度在O-10分之间打分:0分为正常;1-3分为显效,表现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能够进行日常活动;4-6分为中度疼痛,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10分为无效,表现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
经治疗,85%的患者经过第1次平衡针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第2次针灸后,好转率达87. 5%,第3次治疗后,好转率达100%经过5次针灸治疗后,治愈率达77. 5%。
平衡针法是王文远教授根据传统针灸学说,吸收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说该学说把中医心神调控理论和西医神经调控学说相结合形成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启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
本病主穴腰痛穴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的功效其取穴前额处,并进行强刺激,使患者具有强烈的针感,疏通督脉和太阳经,从而使症状缓解。配穴为臀痛穴,位于肩贞处。肩贞属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巡行手太阳之后随即进入足太阳膀胱经,可增强经气,适用于腰部急性扭伤严重者。二者配以经外奇穴,三穴相互协同,共奏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功。针灸后嘱患者辅以适当的腰骶部功能锻炼,以促进经气流通,利于瘀血消散,避免遗留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