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5一77岁;病程平均(11. 09士14. 27)个月,短期失眠(病程1一6个月)52例,长期失眠(病程>6个月)26例;睡眠时间平均(1. 4±0. 6) h。符合以下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入选标准1)符合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不寐病的诊断标准,表现为难以入睡(> 30 min词,易醒(>2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白天困倦,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头胀,心慌心烦,有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2)总睡眠时间:每晚睡眠不足5 h( 3 )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约3个月以上;( 4)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6分;( 5)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试验者。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表现为沮丧、焦虑、烦躁,并可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排除标准1)排除躯体疾病或各种精神疾患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2)神经系统疾病所导致的睡眠障碍;(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 4)酗酒和(或)精神药物滥用和依赖所致失眠者;( 5)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和行为。
试验中止标准:不符合试验方案者,拒绝继续参与研究的患者、失访者,入组后发现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等非药物性原因而中断试验者,没有遵循治疗规定、合并禁用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者。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经药物清洗期,给予中药自拟安神汤,组成:炒枣仁、夜交藤各30 g;太子参24 g珍珠母、丹参各20 g麦冬、合欢皮、石菖蒲、茯神、炙远志各15g,刺五加、五味子各12 g;柴胡、知母、半夏、炙甘草各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配合耳穴压豆,取穴(单耳):肝、脾、肾、神门、失眠点、心、额等,用王不留行籽放在约6mm x6mm大小的胶布中央,贴于选定的耳穴上,让患者自行按揉刺激穴位,按压力度适中,使耳廓充血,每日5次,每次10-20 min ,双耳交替使用,每4天换贴1次。
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失眠的疗效标准拟定。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经治疗,7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8例(74. 4%),显效9例(11.5%),有效8例(10.3%),无效3例(3. 8%),总有效率为96. 2%。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便搪4例(5 . 1% ) ,口干2例(2.砚)、出汗1例(1.孤),大部分较轻,均未做特殊处理,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提示中药自拟安神汤配合耳穴压豆的不良反应比阿普哇仑明显少而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