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0|回复: 1

埋线疗法治疗寒冷性荨麻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103

回帖

56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5
发表于 2015-12-1 16: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均来自门诊患者,所选病例根据中医辨证符合脾虚胃弱型,主症:风团常呈淡红色,面色晄白,少气懒言,或者食少,形寒怕冷等,脉象以濡细弱多见,舌质淡红,苔薄或薄白为主,孕妇、不合作的幼儿,患恶性肿瘤、糖尿病,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等疾病,皮肤感染或溃疡的,均不入选本组病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46岁,多在24 - 35岁之间;病程短者1年半,长者23 a,多数在310a之间;发病季节以冬季为多,其次在接触冷水,或者清晨气温较低的时候,风团明显加重,增多。

      临床特点:①皮损特点;风团常呈淡红色,以暴露部位为主,依次分布在颜而,耳廓、手背等处;如果用冷水冲洗13min后,手背皮肤迅速出现风团,保暖或者轻揉按摩则又自行缓解。②舌脉与体征:脉象以濡细弱多见,舌质淡红,苔薄或薄白为主;一般伴见而色皖白,少气懒言,或者食少,形寒怕冷等。

      治疗方法:入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一律不用任何西药内服或注射。①内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汤,处方:党参、茯苓、白术、阿胶(烊化)9 g,黄芪12 g,橘皮、广木香、乌药、防风各6g,益母草15 g,水煎服,11剂,分3次内服。51疗程。②穴位埋线采用穿刺针埋线法,4-0医用羊肠线。一次性使用埋线针0. 7号。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或捍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拿针,刺入皮肤至所需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常用穴位:曲池穴、血海穴、合谷穴、足三里穴、肺俞穴、脾俞穴、气海穴、大肠俞穴、肾俞穴、三阴交穴、擅中穴、委中穴。每次根据病情选取25穴,一般2周埋线一次,3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后判定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风团和痒感完全消失,或者偶有极少数风团发生,继续服药或穴位埋线治疗,又可见效;有效:绝大部分风团消退,痒感显著减轻;无效:连续治疗2疗程,风团和痒感均未控制,并伴有恶化倾向,本组50例均追访6个月。

      经治疗,痊愈2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2%

      典型病例:宋某,女,36岁。反复发作风疹块伴癌痒约2年余,在此时期经过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额下四肢暴露部位可见大片风团,如果冷风吹拂或冷水浸泡,手背皮肤红肿明显加重。遇暖则缓解,脉象濡细,食少,便塘,怕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证属脾虚胃弱,治宜甘温健脾,益气固表法,方用加味四君子汤,药物组成:党参、茯苓、白术、阿胶(烊化)9g,黄芪12 g,橘皮、广木香、乌药、防风各6g,益母草15 g,水煎服,11剂,分3次内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选穴:主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大肠俞穴。配穴:脾俞穴、膻中穴。经服药上方5剂,穴位埋线2次治疗后,绝大部分风团消退,痒感显著减轻,再接触冷风吹拂或冷水浸泡,皮疹发作已不明显,再守原方3剂,穴位埋线治疗1次,以巩固之。追访6月,未见复发。临床痊愈。

        荨麻疹在祖国医学文献里名称甚多。春秋战国时期称之为“风疹”;汉代称之为“瘾疹”;隋唐时期称之为“风搔瘾疹”、“赤疹,,“白疹”等。明代称之为“白婆痪”。清代称之为“鬼饭疙瘩,、“风疹块”。寒冷性尊麻疹则与“白疹”、或“白婆”十分相似。

   

101

主题

103

回帖

56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6: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论》中云:“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则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以生也。”从李东垣的这段论述可知,脾胃没有损伤,元气充足,机体的生理活动就能保持正常。如果脾胃虚弱,加之不注意节制饮食,还有情绪过度的喜、怒、忧、恐、思都能损伤脾胃,使之元气因营养缺乏而不充沛,卫外的防御机能也因之减弱,抵抗不了外邪的侵袭,各种疾病也就比较容易发生。寒冷性尊麻疹的临床表现,风团发生的部位在头而、四肢,伴有而色皖白,少气懒言,脉象濡细弱等,说明其正属元气不充,防卫机能减弱,容易招至外邪的侵袭。因此,以甘温益气的四君子汤为主,加黄茂,防风益气固表,阿胶补血养血以辅之,佐以橘皮、广木香、乌药理气悦脾,黄芪,胶补而不滞,内托外散,另加益母草,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总之,在甘温益气的同时,佐以养荣,使之卫强御外,荣足以守中,外邪从何而犯。而埋线疗法是用消毒之医用羊肠线,按经络穴位埋于皮下组织,使其达到持续性穴位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代研究表明,它既有针刺作用,又有类似组织疗法的效能,有学者研究观察发现,穴位埋线治疗后,植物血凝素(PHA)、双链酶(SK一SD) ,OT皮试红晕反应较之治前明显扩大,末梢血液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也明显增加,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 IGG , IgM及补体C3在正常范围,由此表明,埋线疗法确能增强人体的非特异细胞免疫作用。埋线疗法适应症非常广泛,尤其对慢性炎症、过敏性疾病等都具有良好疗效。近年来,埋线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上,确实积累了许多丰富经验,对常见的皮肤病如尊麻疹、癌痒症、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扁平疣等,疗效甚佳。尤其对急、慢性荨麻疗效卓著。通过观察发现,尤其配合大肠俞,效如浮桴。值得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刺激大肠俞有改善消化紊乱和减低中枢神经敏感强度的作用。因此,穴位埋线疗法配合中药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既注重甘温益气,调理脾胃,又发挥埋线疗法能增强人体的非特异细胞免疫作用,二者相互发挥协同作用,切合病机,故获良效。值得临床推广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3:57 , Processed in 0.15450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