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古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在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气血亏虚,其病机是阳盛阴衰,阳不入阴,虽然涉及五脏六腑,但以心肝二脏最为相关,在病理上表现为虚、火、痰、瘀。 西医认为失眠一方面与年龄、性别、心理等自身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睡眠环境、经济条件等外界环境有关。西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睡眠一觉醒周期有关:视交叉上核是生物钟所在,它包含了自我控制的昼夜节律振荡器,使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和外界的光一暗周期祸合起来。脑干中缝核、孤束核能诱发睡眠。丘脑和下丘脑对睡眠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激起觉醒,也能引起睡眠。网状结构对觉醒状态的维持起决定性作用。大脑皮质作为高级器官,它产生的意识活动对睡眠及觉醒节律也有影响。此外,5一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激素的交互作用也可导致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周期性交替。某些肽类物质如前列腺素D2、褪黑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睡眠作用,但机制尚不明确。 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治疗机理 调节脏腑经络功能 冯润枝采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失眠患者,30例失眠患者均来自于门诊。针刺主穴: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心胆气虚型配心俞、胆俞;阴虚火旺型配太冲、太溪;痰热内扰型配中院、丰隆、内庭;肝郁化火型配太冲、行间。耳压主穴:神门、皮质下,配穴:心脾两虚型配心、脾;心胆气虚型配心、胆;阴虚火旺型配肝、肾;痰热内扰型配脾、胃;肝郁化火型配肝、胆。临床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 %。失眠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心藏神,心神安定则能正常睡眠;心神不安则不能入睡。心经病或肝、脾、肾、胃等经病均能影响于心,而致失眠。耳穴疗法治疗失眠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协调阴阳、调理脏腑。 马德元采用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80例,针刺主穴:神门、三阴交、内关、四神聪。配穴:肝火上扰加肝俞、间使、太冲,脾胃不和加丰隆、中脘,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心胆虚祛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耳穴压豆选穴:心、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治愈54例,显效14例,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率95 %。马德元提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经络是耳与脏腑相关的联系途径,纵观十二镜面,六条阳经直接上行于耳部,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循行于耳,但仍可通过其相表里的阳经结合。 调节神经功能 毕宇峰等亦采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针刺神庭、本神、四神聪三穴,合称为“头三神”,并加人体针神门穴为主治疗本病。耳穴贴压以神门、心、脾、肾为主,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加入胆、胃、皮质下等。56例患者中有效率94. 64% 。笔者认为失眠是由于过于兴奋或激动,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异常兴奋状态,抑制了大脑睡眠中枢活性,导致失眠的发生,通过针刺、耳穴压籽疗法治疗,使皮层的兴奋状态有所抑制,改善了皮层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钱呈钧运用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治疗组采用磁珠贴压耳穴,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肾,对照组针刺百会、风池、神门、内关、三阴交、太冲。结果耳压组的有效率为95.9%,针刺组有效率为73.4%。钱呈钧认为耳压治疗失眠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耳穴的良性刺激传入冲动,传至相关的神经核,使之间发生生态抑制,从而阻滞了原来的病理性传入冲动,或者产生了强烈的兴奋性,按优势原则,使邻近的原有的病理兴奋灶被抑制,而磁珠本身通过磁刺激有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磁场作用于穴位时,刺激可由神经传送到大脑,再由大脑来调节人体局部或全身,磁场有促进入睡、延长睡眠时间等镇静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