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行天下 于 2015-12-25 16:48 编辑
经筋是肇始于《内经》的中医基本范畴,经筋理论也是中医的特色理论之一。在中医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经筋理论始终未能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而在临证中加以发挥,因此经筋理论长期处于祖述《内经》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筋理论与中医外治具有密切的联系,中医外治方家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经筋理论加以运用,尤其近年来随着相关文献报道的积累,经筋理论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学术建设时期。 经筋理论是一种系统的中医经典理论 经筋概念首见于《灵枢·经筋》,后世医家对经筋的研究多据此发挥。在《内经》中,“经”与“筋”连用仅见于本篇,而“筋”的概念则广泛散见于各篇,并与其他中医范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客观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 经筋的基本概念 按《说文解字》,筋为“肉之力也”,《素问·痰论》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结合其他篇章的论述,筋是“五体”之一,由肝所主。因此,“筋”在《内经》中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查中医经典,以筋为名的概念很多,可见宗筋、大筋、小筋、刚筋、柔筋、替筋、缓筋等。其中,宗筋既泛指经筋,又特指阴器经筋会聚之处,不是形态学概念。因此就形态而言,有三种简单分类:①大筋与小筋。筋的大小,仅是一种相对的分类。《素问.生气通天论》曾提到“湿热不攘,大筋续短,小筋弛长,绠短为拘,弛长为痿”。②刚筋与柔筋。筋之刚柔之分,见于《类经》,“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亦犹经之有络,纲之有纪”。张氏进一步对全身经筋加以细分:在全身而言,手足项背直行附骨之筋属于刚,胸腹头面支别横络之筋属于柔:手足三阳经筋多刚,手足三阴经筋多柔。③膂筋与缓筋。膂筋、缓筋在位置上各有所指,但形态上也有差异。《灵枢·百病始生论》“虚邪之中人····或着于替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一其着于缓筋者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其着于普筋在肠后者。”张氏在《类经》中对此分别加以解释,认为“缓筋,支别之柔筋也”;“膂,同吕,脊骨也,脊内之筋日替筋,故在肠胃之后”。就刚柔而一言,膂筋仍为刚筋,缓筋为柔筋。与上述形态学描述分类不同,经筋则是按走行路线对筋的另一种分类方式,也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分类方式。根据《灵枢·经筋篇》,经筋是以身体部位为纲,以十二正经为纬,将全身之筋分为十二种,并将其分布规律加以概括:起于四肢指(趾)端,循四肢呈向心走向,以结聚于各关节为特征,个别进入胸腹,但不络属脏腑。从这个角度来看,“经筋”是“筋”的下位概念。薛立功认为,“先贤以十二正经为纲,沿经脉分布对诸筋进行描述和概括,故称之‘经筋”。冯广扬等也认为,“古人以十二经筋总括全身之筋“。因此,经筋在实质上等同于筋,仅是强调了从十二正经角度对筋的分类与概括。 经筋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脏腑理论、病因病机理论、经络理论等经典的基础上,中医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经筋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涉及生命正常活动与疾病诊治两大方面。 经筋理论对正常生命活动的阐述 在中医范畴中,筋、肉、骨都与运动有关,但是与其他两者相比,筋与运动的关系最为密切。骨虽然参与运动,但属于被动参与,为运动提供刚性支撑;肉与运动关系也非常密切,《灵枢·天年》说:“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按照脏腑理论,脾主肉,主四肢,故肉参与运动是肯定的。但刘熙《释名》说:“筋,靳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可见筋在参与运动方面,比肉更为直接,是运动的力量承担者。《医学入门》即强调“人身运动,皆筋力所为,肝养筋,故日罢极之本”。《类经》亦说:“筋力坚强,所以联属骨节。”这种联属关节的作用,是经筋的基本功能。四肢百骸各大关节,往往是诸条经筋反复结聚缠绕之所,乃至脊柱、指掌等小关节,各经筋也都逐节循行和包绕。 经筋理论对疾病理论的阐述 经筋循行于四肢百骸,是卫气游行出入的场所,经筋的正常生理状态可以使卫气发挥固护体表、防御外邪的作用。但在邪气的传变过程中,经筋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成为辨证的依据。《医宗金鉴》在论述摸法时曾谈到筋的体征差异:“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筋强筋柔,筋歪筋整,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素问·奇病论》则提供了脉诊与筋急结合诊断的例子:“帝日: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现,此为何病? 歧伯日: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现,则病甚”。尺脉数,说明阴邪有余而水不足,筋脉聚集而出现拘急,这是外在表现,两者合参,诊断该病为“疹筋”。尽管历代医家对经筋理论以祖述《灵枢》为主,发挥较少,但是由于中医关于“筋”本身的认识非常系统,因此经筋理论在客观上早已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经筋基础理论、经筋疾病理论、经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经筋疾病的预防。 经筋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从中医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经筋理论自《内经》之后,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历代医家对经筋理论的研究仅仅止于对《经筋篇》的发挥,在可查的典籍中并无经筋的专著出现。总体而言,经筋理论在中医学术体系中长期从属于经络学说。其中原因则尚未见专门研究。薛立功也指出,“纵观其后针灸专著及当代针灸教科书常把经筋简单地作为经脉体系的附属部分对待”。 经筋理论是中医外治的经典应用理论 一般认为,中医外治法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黏膜、肌肉、筋骨等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医疗技法,是几乎对口服药物以外各种传统疗法的泛称。从历史上看,中医内治在基础理论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如中药性味功效理论、配伍理论、归经理论等,完成了对中药理论的系统化。比较而言,中医外治疗法则长期以基础理论为直接的临床依据,《理渝骈文》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结果造成中医外治应用理论的薄弱,甚至缺失。就临证而言,历代医家除了应用经络气血理论指导外治实践外,还存在一种从经筋论治的普遍倾向。其原因包括:①筋为五体之一,与脏腑、经络、气血等基础理论建立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同时痿证、痹证、厥证等均有五体发病之分,所采取的治疗也因五体病位而有差异;②经筋作为经络的连属部分,是经络气血的物质基础,而经络气血则对经筋起到濡养作用,经筋由此成为经络气血辨证与体征辨证的结合点;③在各种外治疗法干预之下,经筋的阳性体征发生的变化易为触觉察知,较气血、脉象变化更为直观,与患者主观症状的联系也最为密切,容易成为临床验证的依据。因此,经筋论治疾病既具有理论依据,又具有临床的便利之处,常在临证实践中作为简便灵验的方法加以运用。黄敬伟结合临床经验,于20世纪90年代全面论述了经筋疾病病因、病机、症状、分类、诊疗原则、治法等内容,对经筋理论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初步建立了经筋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来说,其早期著作《经筋疗法》可视为经筋理论的奠基之作,其理论是植根于经典的系统化应用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