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0. 5小时,最长7天。L1~ Ls扭伤11例,T9~ T12扭伤2例;以相应棘突疼痛为主4例,痛引少腹1例,余为单侧疼痛;X线多无明显异常,个别呈骨质增生。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医者先查看其椎间关节有无错位,若有,手法放松后行斜扳或按压法复位。
均匀用力按压两侧天柱,询问有无疼痛或异常感觉。若有,在此处进针,直刺0. 5寸,捻转使酸胀,然后退针至皮下,向下斜刺0. 8寸,针身与项部夹角约为75度。行捻转泻法,使酸胀剧烈并沿太阳经下传,至病所或附近,留针10~ 15分钟。同时要求患者活动患处,幅度宜大,速度宜慢,并多往痛处活动。每3~ 5分钟行针1次,保持针感。
取患侧内关,针身与手臂呈45度向上斜刺1寸,行捻转泻法,使针感上传至病所或附近。至病所者,痛可立失;至肩以上者,效佳;若仅至肘,则局部酸胀异常,无效。若针时效佳,起针后复痛,可交经巨刺健侧内关,立效。针刺后遗感一般在针后0. 5一2小时自然消失。偶尔有个别针刺后遗感遗留较长时间不消失的,用艾条灸之可解。
13例中痊愈12例,无效1例。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
典型病例:徐x x,男,29岁,米厂职工。主诉:扭伤腰部3天,疼痛难忍,活动不利。查之,局部肌肉僵硬,L4, L5棘突压痛,活动受限。X线示无明显异常。按上法治疗,取双天柱、右内关,皆使气至病所,疼痛立失,俯仰之间,稍见牵强。嘱其注意体息。翌日早起来诉:针后2小时,牵掣感渐消,现已活动自如。随访3月,未复发。
急性腰(胸)椎扭伤治法良多,为何独辟蹊径,独取此2穴相配?
《灵枢·根结》曰:“足太阳根于至阴……入于天柱……。天柱穴当项部,乃足太阳经由背走头所过最后一个腧穴。经气交界出入之处,其势必狭,气血最易结集。故扭伤后,此处常有压痛或结节。《灵枢·寒热病》又曰:“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闪腰者,皆缘足太阳经筋拘挛不展,轻者俯仰不便,重者寸步难移。正是天柱所主。
内关乃手厥阴之络穴,功能沟通表里二经。古人云:“内关主刺气块攻,兼灸心胸胁肋痛。”故调气活血,非内关莫属;消瘀定痛,无内关不能。
本病起病虽急,症状虽重,然皆因气机郁遏,并无器质性病变。故上2穴相配,调气行血,疏经通络,一收一纵,可收须臾之功,且不易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