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8|回复: 1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09

回帖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发表于 2016-1-16 16: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飞羽 于 2016-1-16 16:54 编辑

   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退变、外伤、劳累、受凉等因素使肩关节周围组织痉挛、充血、水肿、渗出、粘连而致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的无菌性炎性反应。以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病是临床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病的42 %,占骨科疾病的8%。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多发于50岁左右中年人,故称之为“五十肩”,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又称为“肩痹”“肩凝”“漏肩风”等。
       患者均来源于医院,,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结合CT,X线片检查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展、外旋、后伸困难,有5例见三角肌萎缩。年龄最大66岁,最小45岁,平均53岁;疗程最长2年,最短2个月,平均1. 2年;左肩患者25例,右肩患者16例,双肩患者4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肩周炎的诊疗和康复》中肩关节周围炎作为诊断标准:1)好发于50岁左右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多为慢性发病2);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开始多阵发性隐痛,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向前臂及颈部放射;3)随着病程进展,疼痛进一步加剧,肩部在受到突然的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疼痛范围也继续扩大,可牵涉到上臂、中臂,可在喙突、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腱长头、岗上肌附着点处有广泛性压痛点;;4)后期肩关节主动与被动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绕等各方向活动受限,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脸、系扣子;5)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症,少数患者可在三角肌、岗上肌等处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肌萎缩。
       纳入标准:1)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2)年龄在38 -70岁男女患者;3)自愿接受本次临床研究可按疗程坚持治疗并在疗程期间不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排除标准:1)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肌筋膜炎、中风后遗症等引起的肩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2)急性肩关节损伤、肩关节结核、肿瘤、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3)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肝、肾、造血系统的严重疾病;4)严重骨质疏松,不愿及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
       治疗方法:浮针刀治疗组
       浮针疗法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肩部,作前屈、后伸、内旋、外展等运动找出疼痛点并做好标记,医者手指及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符氏研制的直径0. 6 mm,长32 mm中号浮针,在距痛点5一10cm处,针体与皮肤呈15一35°角快速刺人,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后,直指痛点推进针体,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持针柄做左右均匀摇摆扫散手法运针3一5 min,待患者疼痛减轻甚至消失,10 min后再次扫散,留针期间扫散2 -3次,疼痛完全消失者取针,效果欠佳者取出钢针芯,软套管留置皮下8 -24 h。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小针刀治疗   在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岗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岗下肌、小圆肌的抵止端及肩部压痛点(阿是穴)找出针刀进针点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于每个进针点皮下注入2%利多卡因2 mL局部麻醉,一般选择一次性4号针刀,左手拇指切压进针点皮肤,右手持针刀,尽量避开浅表血管,快速垂直刺入皮下后缓慢进针,刀口线方向与治疗部位的神经、血管、肌纤维、肌腱韧带走行方向一致,当患者感到局部酸痛、胀痛或术者手感刀下有阻力,滞感明显时行纵行剥离,必要时可横行切割或十字切割,手感无阻滞,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用消毒敷料按压3一5 min,无出血后用创可贴贴敷,术后24h不沾水,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观察指标:以肩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作为疗效观察指标:1)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疼痛分为4个等级,即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分别计30分、20分、10分、0分;2)肩关节功能活动疗效判定(积分)0分,活动自如,分别在不同方向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疼痛;;1分,轻度活动受限,活动范围超过正常关节活动度的1/2时出现疼痛;;2分,活动明显受限,活动范围小于正常关节活动度的1/2时出现疼痛;3分,完全不能活动,稍有活动或触及时即感疼痛。
       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肩外展达90°,双上肢伸肘上举,患侧中指尖高度与健侧相差0cm,后伸内旋触背时,第二掌骨头触及T10棘突水平以上。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外展大于75°,双上肢伸肘上举,患侧中指尖高度与健侧相差小于5cm ,后伸内旋触背时,第一掌骨头触及L2棘突水平以上。未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经治疗,43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15例,未愈0例,治愈率为65.1%,总有效率为100%
       传统医学认为肩周炎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痹阻,寒湿凝滞肩周引起“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外伤、退变、劳累、受凉等导致的损伤性炎性反应,使肌肉、肌腱、韧带纤维痉挛,肌腱错位,纤维膜形成后牵拉,压迫所致。
       根据肩周炎的病理发展过程将肩周炎分为潜伏期、疼痛期、混合期、功能障碍期。早期病变部位在关节囊,肌腱和韧带可表现为滑囊水肿,炎性细胞侵润,血管增生,组织液渗出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痉挛、挛缩,主要表现为疼痛。随着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机体再次受损,炎性渗出,水肿进一步加重,肩周组织出现粘连、裂痕、挛缩,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失去动态平衡,后期疼痛进一步加剧,肩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使肩关节产生功能障碍,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外旋、内旋、上举及环绕等各方向运动受限,临床称之为凝结肩、冻结肩,严重者可出现局部肌肉僵硬,肌肉萎缩等病变。肩周炎主要变现为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障碍,故以缓解疼痛,解除粘连、使关节活动范围达到生理位置,最大限度改善肩关节的功能状态是治疗的关键。临床治疗肩周炎多采用针灸、按摩、药物等治疗,但疗程长,患者痛苦大。也有报道采用手法、中药、练功等疗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浮针及小针刀松解治疗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且疗效肯定。


111

主题

109

回帖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6: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疗法,它既保留了传统医学的优势,又采用了现代医学的优点,是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结合起来,通过刀对肩组织的粘连,裂痕的切割、剥离、松解,解除因瘫痕和粘连所造成的对局部神经、血管的压迫,使局部血液循环结构建立,细胞组织供养得以改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同时针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疲、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造成肩周炎的病理基础,使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并不适合用于各期肩周炎。陈光洲对100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发现小针刀治疗对临床症状典型、病灶局限、发病时间在半年内的疗效较好;而对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时间长、疗程长的患者效果略差。对于不同时期的肩周炎,徐洪璋认为混合期和功能障碍期均可出现明显肩周软组织的粘连、所以比较适合应用小针刀疗法。而对潜伏期和疼痛期的肩周炎一般以理疗和局部封闭治疗为佳,对于病程长,病灶范围广泛的患者,宜在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其他的疗法。而浮针是近年符氏发明的一种无痛针法,是在局限性疼痛周围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属闭合性微创手术,浮针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其治痛效果非常显著,其治痛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因子的调节而实现的,浮针疗法治疗时针体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方法利用浮针良好的止痛效应结合小针刀的松解、剥离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利用浮针阻滞肌肉及肌腱的本体感受器的神经传导而止痛,小针刀的松解剥离能调节韧带、肌腱的活动度、弹性及力学方向,从而促进局部代谢,使组织功能活动恢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0:03 , Processed in 0.13334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