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诊断歌诀
颈椎
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变二造成,
偏头疼痛也是它,四连肝胆俞在颈。
触觉不灵在颈五,肩周痛来找六七,
负重不一是胸四,三处管定上肢病。
胸椎
咽喉肿痛胸二三,耸肩仰头后背疼,
感冒咳嗽甲亢肿,失言难咽它造成。
胸五主肺六主心,七为心包八管胃,
九主肝胆十主脾,小肠大肠往下推。
气短憋闷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
虽是单行也成祸,五脏华盖扰脾胃。
咳嗽原因见五相,张嘴短急气管伤,
脾涎肺脓心出血,肾咳空空在晚上。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
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
胸七本来主心包,心悸血压往低跑,
加上小肠低血糖,头晕缺血是根苗。
腰椎
腰二里急鸡鸣泻,消渴之源腿易肿,
血压变化必参与,结石无它难形成。
腰三酸软眩晕症,耳鸣脑涨听不清,
站起身来天地转,睁眼看事更不行。
阳萎早泄性无能,妇女淤血肚子疼,
传宗接代有障碍,胃里返酸秃头顶。
腰四疼痛膝变形,肌肉萎缩单侧重,
走路形态罗圈腿,骨桥形成难较正。
腰五坐走蹲起难,髋轴变形生炎症。
上楼难把台阶迈,天气变化更严重。
骶尾椎
站走不成蹲着行,咳嗽翻身更加痛,
腿长粗细不一样,骨盆不正摔造成。
连接全靠四个一,各司其职更甭提,
临到未了尾主足,脊柱一串是枢机,
一三七颈难前后,四五六椎侧弯难。
唯有颈二旋转难,颈椎有病垂先变,
腰一有病前弯难,腰二病难左右弯。
腰三左右难转动,腰五不敢往后弯,
前后左右都难动。必是腰四病无疑。
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
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
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侧面和背面观:
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
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
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
1.主治: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矫正颈椎点太阳,头痛头晕帮大忙;再加风池和玉枕,失眠多梦也无妨。
2.主治: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
颈4胸9一起上,矫正位置不能忘;喷嚏过敏从此消,一般不需药帮忙。
3.主治:肩周炎等 .
肩膀酸痛是信号,左肩酸痛防心脏:右肩酸痛肝胆肠,常按胸椎即可防。
4.主治:心脏病、高血压
调整胸2和胸3,心脏疾患可延缓;再加颈椎和曲池,血压异常可以治。
5.主治:急性胃肠痉挛(疼痛)
点按胸椎6至9,委中中脘三里求;疼痛何需再用药,保你从此不用愁。
6.主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大难,胸7—12要常按;百日功夫见成效,胰岛功能逐渐全。
(注:脊“三线”指棘突尖线(即督脉),两侧膀胱经线。 )
7.主治:延缓肾衰
腰椎按摩很重要,长期坚持防衰老;肾气充盈体健壮,活到百岁有何妨。
8.主治:内脏功能紊乱
脊柱神经连内脏,发现问题找脊旁;只要位置一矫正,内脏功能可正常。
9.矫正骨盆治百病
骨盆移位莫小看,发生移位惹祸端;要想脊椎不错位,矫正骨盆最安全。
10.主治:屈光不正等眼疾
近视眼睛不用烦,脊椎挑治很安全:只要坚持来治疗,去掉眼镜并不难。
11.主治:主治膈肌痉挛
膈肌痉挛称“呃逆”,反复发作心静难;矫正脊椎点膈俞,指压少商即可停。
12.主治:哮喘、气管炎
谈起哮喘气管炎,患了此病很可怜;坚持常按“肺三角”,再点鱼际疗效显。
(注: “肺三角”指大椎穴至两侧肺俞穴三点的连线。)
13.主治:急性腰扭伤
点按鱼际慢转腰;疼痛即可顿时消;再加腰椎轻复位,疗效确实又可靠。
14.预防衰老:
人老首先脊柱老,要想年青脊椎找;每天坚持做按摩,适当活动防衰老。’
15.主治:发热
头身发热关节酸,按摩颈椎可解烦;耳尖耳椎再放血,恢复体温谈何难。
16.主治:急性肠胃炎
上吐下泻很寻常,按摩腰骶不能忘;再配三里止泻穴,症状再重也无妨。
17.主治: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路最长,往往容易受损伤,按摩腰4至骶1,环跳三里不能忘。
18.主治: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惹人烦,按摩腰骶最常见:曲骨关元三阴交,一起按摩显奇效。
--------------------------------------------------------------------------------
--------------------------------------------------------------------------------
脊椎触诊要领
一、 第一颈椎触诊:(横突触诊法)
1、 患者仰卧位。
2、 术者双中指指腹置于患者乳突上。
3、 术者双中指指腹沿着乳突垂直向下滑动,当指腹刚离开乳突时停住。(定在第一颈椎横突位置)
4、 双指腹向前向内轻压,感觉触感。
5、 双指腹同时上下滑动,一前一后滑动,判断错位形式。
二、 第二----六颈椎触诊:(后关节突触诊法)
1、 患者仰卧位。
2、 确定双中指指腹运动路线----风池—肩峰线。
3、 术者双中指指腹置于患者风池穴位置,稍向下即是第二颈椎后关节突位置,双指腹同时上下滑动,一前一后滑动,判断错位形式。
4、 同理向下触诊到第六颈椎。
三、 胸椎腰椎触诊:
1、 棘突偏歪;
2、 脊柱侧弯;
3、 前后滑脱;
4、 棘上韧带;
5、 椎旁阳性反应物;(条索状、硬结、剥离感、摩擦音、椎旁压痛等)
一、触诊的方法
系用手触摸患处,体会手下的感觉。有时为了进行比较、鉴别,也要触摸周围的健康组织(包括对称的部位)。根据不同的组织,不同的部位或深浅,采用的方法和力度也不一样。浅表病变在触摸时不要过于用力,肌肉深层的病变必须用中等的力量才能找到痛点,近骨膜处损伤或关节微小移位往往用力较重才能发现。其触诊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手指触诊法
最常用的方法。检查局限性病变时,一般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触诊;病变范围微小或病变在骨突的侧方(如棘突的侧方)时,还可以用拇指指腹的两侧按压寻找。由于指腹的感觉灵敏,因此可辨别或感觉组织的厚度、硬度、柔韧度及弹性等,还能准确地给患部适当的压力刺激,以诱发病变部位的疼痛。手指触诊法在触摸脊柱时,又分为三指、双拇指和单拇指触诊法:
(1)三指(食、中、无名三指)触诊脊柱法:中指驾在棘突顶上,食、无名二指分别放在棘突旁,迅速沿脊柱滑动,以觉察生理曲线是否存在,或消失、反张、成角、后凸、内凹、畸形等。再查棘上胸韧带有无变化、棘突有无偏歪等。
(2)双拇指触诊法(也称“八”字触诊法):双手四指微屈,拇指轻度背伸外展,呈外“八”字式,用双拇指指腹桡侧在患处与纤维(肌肉、韧带等)走行方向,或与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顺序依次左右分拨,检查有无纤维断离、钝厚、变硬、挛缩、弹性变差等,同时查棘突位置和棘间隙大小的变化等(图2-7)。
图2-7 双拇指触诊法
(3)单拇指触诊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桡侧在患处与纤维(肌肉、韧带等)走行方向一致,或与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次序依次左右分拨、按、摸,检查有无软组织损伤和解剖位置的异常(图2-8)。
图2-8 单拇指触诊法
2.手背触诊法
主要用于测定皮肤的温度。
3.双手触诊法
主要用于检查关节。即用一手操纵关节远端的骨骼,另一手放在受检查的关节作触诊。例如,要寻找关节间隙或了解是否有错位,以操纵关节远端 骨骼的手运动远端,则关节间的相对运动容易被另一手探知。
4.肘压触诊法
对于深部的病变,需用较大的力量才能刺激或触到病变部位。因肘压可使力传递较深,故可用肘压法。例如,腰部深层和臀部深层的病变,可通过肘压法来触之。
5.探棒触诊法
对于肌肉丰厚,病变部位较深,面积不大的病变,手指的压力不够,而肘压的面积又太大,不能很好寻找到病灶点或压痛点,此时可以借助探棒(像探针一样,一般用优质木、牛角、塑料制成)来按压探查,以寻找敏感点。如遇到腰部或臀部深层的病变。
6.探针触诊法
对更细微而较表浅的病变部位,用指腹侧方探摸面积显得过大,可改用探针或火柴头来按压,以寻找敏感点。如枕大神经病在枕部可用探针来寻找病变点。
7.组织分层触诊法
在组织丰厚,分层多的部位,区分病变在哪一层是件较困难的事。触诊时可利用肌纤维的走向来区别。一般顺着肌纤维走向推动,肌肉一般不受较大的刺激;垂直于肌纤维走向推动,肌肉感觉到较大的刺激。例如在背部,表层是上肢肌,纤维基本上是横行走向;深层是竖脊肌,肌纤维是纵行走向。手指纵向推动时,被刺激部位出现敏感点,说明病变部位在上肢肌;反之,向横行方向推动时,被刺激部位出现敏感点,说明病变在竖脊肌。
二、触诊的要点
1.触诊的按压方向应当是与骨面或骨突面垂直,因垂直方向受力最大,刺激最敏感,易诱发疼痛反应,从而有利于找出病变部位。如腰三横突综合症,按压方向应正好是横突尖指向的平面。棱形肌损伤按压的方向是肩胛骨内缘指向的平面。
2.查体时应以压痛部位为准,而不应以患者平时感觉到的疼痛部位为准。因为,深部疼痛感觉定位不清晰,患者自己往往找不到具体的病痛点,而真正的压痛点却不是患者平时感觉到的痛点。患者自己定位是摸糊的或捉摸不定的。因此,医生应细心查体,准确判断。
3.触诊时应注意对比检查,以便比较鉴别其异常改变。即注意对比肌紧张程度、皮肤的温度、皮下结节、条索、硬块等,应与相对称的健康组织对照以助确诊。
4.触诊时要根据手感和病人的反应悉心体会,即根据软组织异常改变的性状和特点,压痛的部位及性质,病人的反应,损伤点在浅层还是深层等进行定性定位。再根据自己对解剖的熟悉和丰富的经验,加以综合分析、体会。最后作出判断:是新鲜损伤还是陈旧性损伤;关节是否发生微小移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是否影响到神经、血管等。
5.确定棘突有无偏歪时,应注意偏歪棘突的位置、方向和大小。一般需触摸、比较下述四条线才能判定(注意与先天畸形区别)。
(1)中心轴线:又称后正中线,为通过脊柱中心的想象的一条直线。
(2)棘突侧线:(棘突旁线)通过各棘突侧缘的连接线。
(3)棘突顶线:即每个棘突上、下角的连线,各棘突顶线的连线重叠于或平行于中心轴线(在中心轴线的矢状面内)。
(4)棘突尖线:是上位棘突下角尖与下位棘突上角尖间的连线。
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一般情况下,当棘突偏歪时,其顶线偏离中心轴线,侧线在此处成角而成一曲线,尖线则呈斜形方向与中心轴线相交。椎体发生不同的移位时,棘突则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用拇指触诊检查,并与相邻上下棘突相比较。必要时使脊柱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反复对比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