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病例均来源于门诊,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科协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W)川中原发性失眠的诊断标准:①主诉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起病至少6个月;②睡眠紊乱引起苦恼或社会、职业等方面的障碍;③睡眠紊乱排除由发作性睡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所致;④睡眠紊乱排除由重性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等障碍所致;⑤睡眠障碍排除由各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的心理作用所致。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失眠诊断标准者,每周发病至少3次以上;②年龄≥18岁,≤`65岁;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7分;④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失眠由于全身性疾病以及外界干扰因素引起者;③不愿意合作、中途退出者。 失眠症是一种以睡眠障碍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短期失眠经治疗可能恢复,但症状反复,持续半年甚或更长时间可发展为慢性失眠。长期慢性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率下降。慢性失眠症的治疗种类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等药物治疗具有耐药性、依赖性及成瘾性等不良反应;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体育锻炼等。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当今应用镇静催眠药疗效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疗法。其中,“薄氏腹针”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 治疗方法:①腹针疗法。选用薄智云教授研制的腹针专用针,即32号25 mm毫针,根据失眠专治方取穴(D为深刺,M为中等深度,S为浅刺):中脘(M)、下脘(M)、气海(D)、关元(D) ,商曲(S) .滑肉门(M)、下风湿点(M)、气旁(M)。治疗前先检查肝脏大小,确无阳性体征及晕针、过敏等症即可施术。患者仰卧位,暴露腹部,所针穴位皮肤用安尔碘严格消毒,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及瘫痕,诸穴均直刺入相应深度,轻刺激,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轻轻捻转针柄行针1次,并用TDP灯照射腹部,每日1次,连续10 d,共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结束治疗,观察疗效,填写量表。②药物治疗。艾司哇仑片, 4 mg,每日1次,睡前服用,连续10 d,若睡眠改善,则可逐步减药。 失眠症原因很多,中医学认为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脏腑失调,正如《伤寒六书》说:“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又《素问·逆阴》载:“胃不和则卧不安”,《金匾要略·血痹虚劳病》云:“虚劳虚烦不得眠。”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以神胭布气假设为核心的一个微针系统。薄氏认为,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是人体第二大脑,不仅有一个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还有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是腹针的物质基础。腹针治疗失眠症的拟定方以引气归元方为主方,辨证加减配穴。该组穴位以神阙为中心分布,分别归经于任脉、肾经及脾胃经等,诸穴合用具有调理脏腑的作用。加之以微细光滑的腹针刺激腧穴,避免了传统针刺疼痛的感觉,使失眠患者容易接受。‘引气归元”方中中脘为胃之募穴,合下脱可理中焦、调升降,气海、关元培本固肾,四穴合用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商曲、滑肉门、下风湿点、气旁有通调气血、输布全身之妙:其中滑肉门、下风湿点为引脏腑之气至全身的妙穴。全方合用,共奏健脾宁神、清心醒脑、柔肝补肾、理气调血之功,从而达到心火下降、肾水上济、心神则安,故夜可入眠。 PSQI是Buysse等于1989年编制的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试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己成为国内外研究和精神科临床评定的常用量表。中文版的SF-36量表是目前研究慢性病人群生存质量较简单合适的一种量表,己有学者对其在慢性病、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作了可行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