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来源于医院针灸科中风门诊,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70岁,病程ISd-2年。所有患者均以坐位或行走不稳,头晕同时伴有进食呛咳,声音嘶哑,吐词欠清,共济失调等脑干小脑症状及体征。头颅MR1明确诊断为脑干小脑梗塞,其中脑干梗塞18例,小脑梗塞12例。以上患者均排除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肿瘤,炎症,药物等所致的平衡障碍
治疗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中的小醒脑针取穴以双侧风池,完骨,天柱。方法:患者俯卧位,风池穴使用1.5寸毫针向对侧眼睛斜刺1寸左右,完骨穴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斜刺0.8寸左右,天柱穴向下颌角方向直刺1寸左右,三穴提插捻转得气后,以针感上传至后脑部为最佳,达到气至病所,留针30min。脑三针以脑户及左右脑空三针(后头部止中枕外隆凸上凹陷处及旁开左右各2寸)。方法:沿头皮15°向下斜刺1寸左右,提插捻转得气,留针4h。配穴以四神聪,双侧颞三针(又称靳三针:耳尖直上发际2寸交会处,及左右旁开1寸三穴)同样留针4h };患者头针留针期间可以配合平衡功能训练,我们又称为运动针刺疗法,以加强针感的刺激。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肝阳上亢加侠溪,太溪以滋阴潜阳;痰湿中阻加中脘,丰隆,阴陵泉以祛湿化痰;气血不足加气海,脾俞,胃俞以益气养血;肾精亏虚加太溪,悬钟,三阴交一补肾养精。治疗1次/d , 5次/w ,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进行3次疗效评定对比。
目前脑损伤所致平衡协调功能障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临床通过针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小脑和脑干主要维持人体的平衡和协调机体的运动。中医学认为,卒中病位在脑,《锦囊秘录》说:“脑为元神之府,主持五神,以调节阴阳,四肢百骇之用。”脑三针和小醒脑针的穴位均通督脉,督脉“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灵枢》:“十一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而而走空窍。脑户穴在督脉上,督脉上行入脑。脑户即是脑髓出入通行之处,犹如入脑之门户,脑空在足少阳胆经上。脑,本作垴,《说文解字》:“垴,头髓也,空,即孔窍也。”风池首见于《灵枢·热病》,别名热府,为足少阳胆经经穴,为熄风之要穴,位于脑后,乃风邪汇集入脑之门户,少阳主风,主治一切风邪疾病。完骨别名枕骨,为足少阳胆经经穴,天柱出于《灵枢·本输》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以上穴位具有熄风醒脑通窍,通经活络,升阳益脑之功一现代医学认为,醒脑开窍针刺和运动针刺疗法可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减轻脑缺氧。久留头针具有刺激强烈,刺激而广,作用时间持久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