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是一种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的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冬季易发病,本病单服中药收效较慢,单服西药难以治本。 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2岁,平均53岁;病程1年一20余年。 治疗方法:穴位及分组 ①组:曲池、血海、委中、风门、风池、膈俞;②组:耳尖或耳背静脉、大椎、十二井穴;③组:督脉。 治疗方法:①组穴位每天针刺一次②组用三梭针点刺大椎、耳尖或耳背静脉,以出血2一3滴为度,十二井穴用1寸毫针点刺,以隐隐出血为度,3天1次,注意局部消毒③组在背部督脉处涂以凡士林,用闪火法拔罐,由上至下,推3一4遍,以皮肤发红微紫为佳,每2日1次。10日为I疗程。 疗效观察:全部病例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疹痒减轻,有25例治疗3个疗程后痰痒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有7例患者痛痒较治疗前有很大缓解,但因经济等其它原因终止治疗。统计有效率为100%,治愈率78 % 。 中医认为皮肤病多由“风、湿、热、毒”所致,故治疗以宣泄为主,令腠理开,血脉通,病邪达表,从皮肤而解。血液的外泄有引邪外出之功,“所出为井”,十二经脉之井穴皆位于四肢末端为经气始发之地,常点刺放血,可引邪外出。大椎及耳尖或耳背静脉放血均可泄热。十二经脉之手阳明经合穴曲池和足三阴经血海,以疏通二经的经气祛邪凉血而止痒。委中助血海以泻血分热,膈俞为血会、配风门祛风散热,与血海同活血分之疾。风池透风府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为治疗皮肤疹痒的经验效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