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府海棠 于 2016-4-5 16:35 编辑
患者均为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门诊患者,平均年龄(34.1 士5.7) 岁; 平均病程(14.6 士8.8) 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依据胡有谷诊断标准1) 腰痛、下肢放射痛呈典型的腰骸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下肢痛重于腰痛;(2) 出现按神经分布区域的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4 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至少2 种征象;(3) 神经根张力试验阳性;(4) 影像学检查包括X 线片、CT,MRI 或特殊造影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人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2)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年龄>70岁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等原发性疾病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者;肿瘤,结核,腰椎滑脱者。 治疗方法:平衡针治疗 臀痛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璧连线的1/2处。用3寸毫针向腋窝方向呈45°角斜刺4-5cm,上下提插,以出现局部酸麻胀感或针感向肘、腕关节放射为度,若针感未现则用滞针手法;腰痛穴:位于前额正中。用3寸毫针向下平刺1-2寸,提插,以出现局部酸麻胀感为度。 踝三针治疗[2]取穴:踝三针,即根痛1号(足阳明胃经外踝高点上4寸)、根痛2号(足少阳胆经外踝高点上4寸)、根痛3号(足太阳膀胱经外踝高点上4寸)。L3-4椎间盘突出者取根痛1号,L4-5椎间盘突出者取根痛2号,L5-S1椎间盘突出者取根痛3号,多椎间盘突出者可多穴联选。用3寸毫针,针体与皮肤呈15°夹角快速刺透表皮,在皮下浅表处向上缓慢刺入70mm,以100-200次/min速度捻转2-3min,捻转幅度为180°一360°,留针30min ,留针期间每 l0min行针1次。 治疗期间均要求患者坚持功能训练,包括:交替直腿抬高,搭桥练习,“硬人”练习,“飞燕式”练习,以无痛为原则,每口3次,每次2组,每组训练10-15遍。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评估。 评估方法: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 )在治疗前后对疼痛进行评估;用腰椎疾患治疗效果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评分伙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指数,通过改善指数计算改善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改善率为100%;显效:改善率为60%-99.99%;有效:改善率为25%-59.99%;无效:改善率小于25%。 经治疗,5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56.0%,愈显率为90.0%。 多数学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系椎间盘退变或损伤,神经根组织的机械性压迫变形可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内组织反应,从而产生神经损伤及疼痛。临床上腰3-4椎间盘突出常出现腰4神经受压,表现为大腿前侧痛及小腿前外侧痛,相当于足阳明胃经循行线及皮部分布部位;腰4-5椎间盘突出常出现腰5神经受压,表现为大腿及小腿外侧面痛、麻木,相当于足少阳胆经循行线及皮部分布部位;腰5-骶1椎间盘突出常出现骶1神经受压或腰5、骶1神经同时受压,主要表现为大腿及小腿的后外侧痛,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及皮部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