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5|回复: 1

耳穴贴压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失眠

[复制链接]

98

主题

98

回帖

54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43
发表于 2016-4-8 16: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宝 于 2016-4-8 16:58 编辑

       患者均为中医门诊就诊的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18岁,最大77岁,平均(45.0315.2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年,平均(11.184.7)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①凡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小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小易再睡、醒后感小适、疲乏或自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果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小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排除标准: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的心、引、肺、肾疾病者;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睡眠障碍;酗酒和()精神药物滥用和依赖者;1周出现感染及发热;1周内使用过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

       治疗方法: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疏导、环境调整等,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子辨证内服中药汤剂配合耳穴贴压。方法:主穴:神门、皮质下、心、交感,辨证加减配穴:心脾两虚配脾、胃、小肠,口服汤剂选归脾汤加味;心肾小交配肾、内分泌,日服汤剂选黄连阿胶汤加味;引胆气郁化火配胆、引、三焦、耳背沟,日服汤剂选丹桅逍遥散加味;痰热扰心:配胃、胆、肺,日服汤剂选温胆汤加味。操作:将王小留籽粘于0.5cm X 0.5cm医用胶布中央,耳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籽的胶布贴在以上耳穴处并适度按压。嘱患者每日按压3 -5次,每次约3min,以耳廓微红穴处胀痛为度,每次一耳,双耳交替,一周换贴1次,疗程4周。口服汤剂每日一服煎取两次,分两次温服。

       观察指标:采用皮氏堡睡眠指数(PSQI)观察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7个指标,每个指标按。一3分等级计分,累积各指标得分为PSQI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同时计算PSQI减分率,减分率=(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们X 100%

       疗效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并参考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治疗后PSQI总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

        治愈SQI减分率75%,睡眠深沉,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醒后精神充沛,伴随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显效SQI减分率50%<75%,睡眠明显改善,睡眠深度增加,每晚能连续睡眠5h以上,伴随主要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睡眠时阿延长,每晚能连续睡眠3h以上,但小足Sh,伴随主要临床症状有改善,PSQI减分率25%<50%;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改善,伴随症状治疗后无明显改善,PSQI减分率<25%

       经治疗,31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9%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中医称“小寐”,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易醒、醒后难再入睡、早醒、多梦、醒后小适感、自天困倦、乏力、头昏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西方国家失眠患者约35.2%,中国卫生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而前我国失眠率达10%-20%。长期严重的失眠小但削弱机体免疫力,而且影响工作和学习,并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治疗失眠的传统用药是苯二氮卓类,但长期服用会出现健忘、耐受性、戒断症状等副作用。

       本研究观察辨证内服中药配介耳穴贴压治疗失眠证及改善失眠证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的情况,并与常规阿普吠伦治疗做比较,结果显示内服中药配介耳穴贴压治疗失眠证是有效的,两组比较在总有效率和睡眠质量改善、催眠药物的使用方面有明显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等方而的改善无明显优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原因分析如下:其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是根据治疗后的PSQI总分减分率进行评定的,治理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PSQI总分比较,其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虽经统计学检验P=0.059,从严格统计学要求上没有意义,但也非常接近0.05,因此只能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原因考虑与观察例数小够多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98

主题

98

回帖

54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43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6: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夕、“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夕、“卧不安”等,《灵枢·大惑论》云:“卫气小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小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故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因忧思劳倦、损伤心脾,或素体虚弱,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肾失交,或情志失调,气郁化火扰动心神,或心虚胆怯决断无权心神小安,或饮食小节,宿食痰热内生扰心神等,总以心脾引肾虚弱阴血不足或火郁痰食有关,治以或补气血、滋引肾,或顺气泻火、化痰消食,总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为要。本研究主要采用归脾汤、黄连阿胶汤、丹桅逍遥散、温胆汤加减,起到补益心脾、交通心肾、疏引降火、化痰消食而使心神得养、神明得安的作用。再配以耳穴贴压,中医认为耳与经络关系密切,《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上结于耳”。在经脉循行中,六阳经均循行分布到耳中、耳周围。六阴经脉循行虽小自接入耳,但其经别循行介于阳经而间接联系于耳。刺激耳穴可调节相关经络的功能,起到运行气血,调理阴阳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耳的神经分布丰富,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有来自脑神经的耳颞神经、而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随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山此推测,刺激耳穴,可能通过刺激相关的神经核达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使病理性的睡眠状态恢复正常。有研究表明,刺激耳穴还可明显增加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大脑的血供,从而改善失眠的各种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内服中药配介耳穴贴压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而具有明显优势,在催眠药物的使用方而也有明显优势,达到减量甚至小需服用的目的,而阿普吠伦组没有这方而的优势,基本上对药物具有依赖性。因此,内服中药配合耳穴贴压具有安全有效、病人乐于接受、依从性好、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等优点,在失眠症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17:36 , Processed in 0.17922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