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病例均符合1988年9月佳木斯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应用针灸治疗后(针灸组)118例,男89例,女29例,年龄3个月一13岁,3个月一3岁76例,3岁一7岁38例,7岁一13岁4例。痉挛型84例,手足徐动型5例,共济失调型9例,肌张力低下型7例,混合型13例,轻度46例,中度58例,重度14例。 方法  1)运动组以运动疗法为治疗手段,针灸组在运动组基础上加用下述针灸治疗。头针常选用①颞三针,即于偏瘫对侧颞部,耳尖直上2寸处为第1针,然后以第1针为中点,同一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2针,第3针:②智三针;神庭穴为第1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2、第3针;③四神针: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 5寸共4针:④脑三针,脑户1针,脑室2针。体针选用痿三针,上痿三针为合谷、曲池、尺泽:下痿三针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临床中以痿三针、四神针、脑三针、痿三针为基本穴,智力低下加智三针。(2)针刺方法:①头部三针刺法: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取1一1. 5寸30号钢针,使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尖到达帽状健膜下层时,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进针,深度达针体3 /4,进针后可采用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进针三四小时,中途加电针1次(有癫痫史除外)。选用1一2对治疗线,接G一6805多功能治疗仪用连续波和疏密波交替刺激20min,隔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体针按常规进针方向进针,深度约1. 2寸,隔日1次,不留针,10次为1小疗程。每疗程休息2周再行第2个疗程。3个小疗程为1个大疗程。 疗效标准及结果:治疗1个大疗程后判定疗效,用异常姿势、Vojta姿势反射·肌张力、年龄小于3岁以发育商((DQ)为标准判定疗效,大于3岁用日常生活检查(ADL)判定疗效。显效:异常姿势基本消失,Vojta正常5项以上,肌张力明显好转或正常,DQ.ADL提高10分以上。针灸组51例(43. 2%))。有效:异常姿势有好转,Vojyta反射正常2一4项,肌张力较前有好转,DQ.ADL提高5一9分,针灸组57例(48. 5% ).无效:异常姿势无变化,Vojta姿势反射恢复正常小于2项,DQ. ADL提高小于4分。针灸组10例(8.3%),总有效率91. 7%。疗效与年龄关系:3个月一3岁76例,有效70例(92. 10%),无效6例(7. 9%)。3一7岁38例,有效26例(68. 4% ),无效12例(31. 6% ) 0 7岁以上4例,有效2例(50%)无效2例(50% )。疗效与病情程度关系:轻度46例,有效40例(87%,无效6例(13%)。中度58例,有效44例(75.9%),无效14例(24. 1%)。重度14例,有效9例(64.3%),无效5例(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