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来源于门诊,男23例,女1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52岁;病程为0周一L2年。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排除骨折、肿瘤和结核等疾病。
治疗方法:按经筋疗法施治法则治疗①手法理筋查灶,在除外骨性病变基础上,对腰肌分别作浅、深层次的检查,以查明具体劳损的肌筋。对腰、腿、背部夹脊作广泛性舒筋解结治疗,疏通腰背腿的经络;对腹股沟外侧的筋结点,施以点穴疗法,以解其闭郁;对腹缓筋,按该肌筋的理筋方法施治。②针刺“消灶”治疗,乖点对腰2-3,3 -4,4-5横棘突之间、腹股沟“气冲”外侧点、股外侧皮神经疼痛形成的结点或结索,以固灶行针法,分别施以针刺“消灶”治疗。③在针刺部位拔火罐,留罐时间5-8分钟。以上治疗,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腰部酸胀疼痛完全消失,活动如常;显效腰部酸胀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基本如常;有效腰部酸胀疼痛减轻,腰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治愈9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
护理:
治疗前护理。治疗环境的准备治疗室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室内恒温,注意防止病人着凉而感胃。用物准备操作前应检查用物是否齐备,针具是否经过消毒,无钩无锈,针身与针尖连接处必须牢固,对有硬弯、锈蚀、有钩等不符合要求的皮肤针具应剔除不用,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大小合适的火罐,如肌肉较丰满,面积宽广者,可选择较大的火罐。并检查火罐边缘是否平滑及有无裂隙。火罐的管口最后抹上少许凡士林,以防罐口粗糙割伤皮肤。患者准备①核对医嘱。了解患者相关情况了解患者既往史、当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急性传染病、严重器质病变病例、感染及恶性变肢体及部位、出血倾向及咯血病例、极度衰弱病例、孕妇、产妇、婴幼儿等不能施术。②做好患者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③为患者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施术部位,以大毛巾覆盖施术部位,方便操作,又防止病人着凉。
治疗后的护理。用过的针具,应经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检针和修针,然后经再次灭菌处理后备用,火罐应消毒后备用;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的体位;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建立坚持治疗、白至康复的信心;急性期嘱患者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康复期加强适当的运动锻炼;辩证施护①寒湿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忌阴冷、潮湿场所;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食生冷、油腻之品;②湿热型湿热蕴结引起的腰痛饮食以清淡爽口为佳,忌辛辣、煎炸、烟酒等;③气血瘀滞型室内应避免直接当风,防止感受风邪;宜多进食行气活血之品,忌食生冷、甜腻之品;④肾虚型注意休息,防止过劳;宜进食补脾益气之品(如当归羊肉汤、大枣粥),忌生冷、油腻、硬固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