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4|回复: 1

靳三针疗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6-5-13 16: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均为中医院大院传统疗法科、理疗科门诊病人,年龄27-58岁,平均(41.27.60);病程1-15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病史:有外伤后治疗小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2)颈项部酸痛,肌肉僵硬、板紧,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和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3)颈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颈部肌肉僵硬,沿竖脊肌行走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颈部功能活动大多正常。
       纳入标准:(l)符合诊断标准者;(2)年龄20-60;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器质性和其他功能性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胸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椎转移灶、脊髓型颈椎病、精神性疼痛等;(2)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者;(3)有药物过敏史,或对针刺、注射过敏者;(4)同时或者1周前服用与本病治疗有关的其他药物者;(5)有情感或精神障碍者;(6)妊娠妇女;(7)不合作者。
       治疗方法:取穴:采用靳三针疗法中颈三针、背三针共5个穴位(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天柱穴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百劳穴位于第5,6颈椎之间,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三针:大杼、风门、肺俞。风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
          针刺操作:皮肤常规消毒,用302寸毫针,天柱、百劳、大杼用自刺法,风门、肺俞穴用斜刺法,均可刺入1-1.5寸,进针后行小幅度捻转手法至局部有酸麻胀感,留针20 min,每10 min钟行捻转手法1次。治疗1/d, 5/周,1周为1疗程。
         注意事项:针刺背部穴位和触发点封闭时注意针刺或注射角度、方向和深度,防止伤及内脏。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疼痛程度的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疗效标准:采用中华疼痛学会韩济生院士推荐的VAS加权值的计算方法141:VAS加权值=A-B)/Ax100% A=治疗前VAS评分,B=治疗后VAS评分)。治愈:VAS加权值在75%-100%之间;显效:VAS加权值在50%-75%之间;有效:VAS加权值在25 %-50%之间;无效:VAS加权值<25%
       经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
         颈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长期俯案、低头工作的人群,感受风寒湿邪也是本病发生的诱因。患者多表现为肌肉疼痛、保护性僵直、活动障碍、肩胛背部困痛等。靳三针疗法是著名针灸专家靳瑞教授多年临床工作的经验总结,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其中的某些穴位组介对于此类疾病有一定疗效。
        颈背肌筋膜炎是颈背部肌肉、筋膜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的炎症,该病亦可山于身体的姿势小良使颈背部肌肉、筋膜长期处于伸展状态,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产生炎症。颈背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产生纤维性病变而肥厚,肥厚的组织又刺激周围的其他软组织,出现恶性循环,而产生疼痛不适。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6: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创立了“三穴为主,辨证配穴”的针灸处方原则。对于此病,靳老将其归为“颈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风、寒、湿邪三气相杂,邪客于经脉,导致太阳经经气输布小利,卫外小固,营卫失和,出现恶风怕冷、颈项强痛、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并可影响督脉,使颈背挛急、疼痛加剧,头颈转动受限。笔者采用颈三针、背三针治疗颈肌筋膜炎,选用的是对颈椎、背部有特异作用的天柱、百劳、大杼、风门、肺俞5穴。天柱位于颈椎上端,《针灸甲乙经》用其治“项似拔’“项直小可以顾’,’’痛欲折”等,包括了颈肌筋膜炎的常见症状。百劳乃经外奇穴,善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虚劳损伤,且位近柱骨之根,与天柱穴相配,共同起到补气血,正筋骨的作用;大杼为八会穴之一的骨会,又为足太阳与手太阳经交会之处,刺之能疏通太阳经脉之气血。风门为足太阳与督脉的交会穴,为风邪侵入机体之门户,是治疗风邪为病的主要穴位。肺俞为肺脏精气及手太阴肺经经脉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针之有补益肺气、宣肺通窍、疏风解表的功能。5穴并用,针对此病病机,起到了通调督脉,祛风散寒,补益肺肾之作用,故能起效快,疗效佳。

    临床研究表明,颈背部夹脊肌处穴位,与椎旁神经节非常接近,针刺穴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使病变的脊柱、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结构以及神经血管邻近组织产生良性反应,调整改善脊柱内外环境,使之趋于平衡。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空调使用增加,伏案工作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以靳三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4-17 03:29 , Processed in 0.31575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